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楼梦》为何要大谈仁政和恶政

(2022-03-26 21:57:01)
标签:

转载

              《红楼梦》为何要大谈仁政和恶政
                        周传授

     楼棱》第二回大谈仁政和恶政: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作者弘晓为何对仁政与恶政高谈阔论?主要是批驳乾隆帝在乾隆五年写的一首诗,此诗见于《御制诗初集》。诗云::“念予志学时,所慕君子儒。诗亦尊李杜,文亦宗韓苏。要归践履宝,圣言非我诬。即今持治柄,岂不慕唐虞。措行始知艰,虑为空言徒。裁诗铭座右,庶已日警吾。”
诗的主题即儒家的仁政思想行不通,不过是一些空言。

   对于以上文字,我有如下的判断:
   1,“今当运之朝”乾隆朝。“乾”,八卦之一;“运指运气,代乾字。“隆”,
隆,内含“弘字辈”。“祚”,皇位。“永”指弘的下一辈即“永字辈”,如弘晓之子永琅。
   2,乾隆四年“弘皙案”后,乾隆帝惩了一批宗室皇族,其中也包括了弘晓的大哥弘昌、四哥晈。此后,弘历便放弃先前所贯彻的“仁政”,用极端手段来维护其独裁统治,巩固皇权。
   3,铁帽子王弘晓倡导仁政,并与乾隆帝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弘历借“弘皙案”之机,后革去弘晓的所有行政职务。
   4,弘晓用“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语批判弘历,这是他们兄弟二人之
决裂的重要信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