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六年(1136)右宰相张浚驻军盱眙,其府邸便被称为张魏公府,

(2022-03-25 23:01:36)

大明宣化老街,过去叫“山上街”、“县前街”、“县署大街”,源于“宣化坊”的演变,故亦称“宣化街”,这是一条有着六百年以上历史的老街。

绍兴六年(1136)右宰相张浚驻军盱眙,建立淮河防线。后来张浚被封为魏国公,其府邸便被称为张魏公府,元朝时劈为临淮府衙,临淮府撤销后改为县衙。宣化老街因位于县衙前而被称为“县前街”。

元天历元年(1328年),县署从慈氏山麓迁址第一山临淮府旧基,旧县署便一直没有改变位置。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盱城为日寇所占,县署迁至山下大关(今第一山公园大门北侧)。自元朝始,历明、清至民国,县署(含郡署)都设在这条古老的大街上,宣化街自古就有“盱城第一街”之誉称。

古县署居街中心。县署大门外,左右各有一眼水井,分别称为“东龙眼井”和“西龙眼井”。大门前曾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盱眙为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地而立的牌坊——“龙兴首邑坊”,以此号称盱眙为“大明第一县邑”,俗称“皇家牌坊”。

老街东端接城东门,东门外偏北方向即是八仙台,传说八仙曾在此饮酒。后成为盱眙十景之一,乾隆《盱眙县志》记其景名为“八仙台招饮”。米芾诗曰:“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群仙费尽招呼力,那得休官一个来。”近代的资料记载为“八仙台招隐”,自“饮”变“隐”。

如今大明宣化老街位于盱眙县旅游休闲板块核心地段,都梁山、第一山、戚家山三山环抱,紧邻宣化路和山水大道,扼守直达明祖陵、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商业要道。大明宣化老街是盱眙县政府大力发展“苏北旅游强县”的重要城市配套工程,依托明清民俗文化,集居住、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度假与一体,具有鲜明建筑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区。

总占地面积107879.3,总建筑面积128162.9,商业建筑面积62607.3,沿宣化路两侧、虎宣路分布;临街面800余米,单铺建筑面积从20-400不等;主力面积70.6,可分可合;开创性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建筑格局围合,营造强烈的归属感;具有浓厚的生活、休闲氛围。住宅建筑面积65555.6,主力户型57.7单室套、78.7两房和 112三房。住宅单元通过路网、景观、绿地区隔商业街区,独立围合;在保证住宅私密的同时与商业街区有机联系。盱眙未来最有潜力的商机新平台,代表盱眙城市生活新风尚的潮流地带。大明宣化老街,将引领着盱眙未来的繁华,重新为盱眙谱写一段崭新的历史篇章。

大明宣化老街距离盱眙汽车客运站1.6公里。可以乘坐盱眙4路外环,到宣化北苑站下车,步行432米即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