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否“顿悟”?

(2025-11-19 14:41:28)
能否“顿悟”?


普通人聊佛学,常常提到“顿悟”,每每此时都无以对答。因为实在搞不懂何为“顿悟”,只听说当年六祖慧能因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而开悟,至今也没有看到过,哪个高僧大德提出过什么状态、什么标准,算是一个习佛之人“顿悟”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玄而又玄的无解命题。或者就是习惯上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近读禅宗六祖能的《坛经》,里面倒是提到,所谓真正的“顿悟”:是那通往内心自在的法门,其全部的精髓,不在于你抓住了什么,也不在于你改变了什么,而仅仅在于领会两个字……还是不得要领。看来吾这辈子是难以有“顿悟”的体验了。
“顿悟成佛”是慧能及《坛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慧能为首的南禅区别于以神秀为首的北禅的重要标志。慧能将他倡导的言教直接地称为“顿教”。并将这两个字“神话”,认为“顿悟”是斩断万千烦恼的智慧之剑,是让心灵瞬间解脱的无上密匙。一旦领会,则立地成佛,当下便是自在。但如何才能达到这石破天惊的“顿悟”境界,乃是一头雾水。
慧能在《坛经》中倒是论述了顿悟的含义和作用。他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慧能所说的“顿悟”,可能是指彻底了悟人生的本质,洞察宇宙的实相,与万法的本体冥然相合,脱离了生死轮回……私下揣度大概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豁然开朗,是超越时空、不可言说的精神体验。
曾经也与僧人谈起过“顿悟”,其中一些有佛学造诣的概括提到过,归纳起来即指:不需要经过长期的修行逐渐领悟,而只须在“一念”之中,便能“明心见性”,悟得真如佛性。也正因为南宗禅这种“顿悟”和北宗禅“渐修”之分,中国禅宗史上才有了“南顿北渐”之说。
而作为禅宗的宗经宝典,《六祖坛经》在中国佛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阳光之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