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透:向死而生

(2025-03-30 16:07:04)


近来同学同事聚会有点频繁,每次聚会总会知晓一些周围朋友的信息,也让我反复思考这样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余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我想,这是一个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要经常直面的问题。
对于这样沉重话题,先哲们教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以终为始,当下即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的那句话:人,向死而生的存在者。若慢慢学会这样通透的人生态度,可能余生会活得自在一点。
我们这个年纪已然算经历过了“漫长的”旅途,看过了不少的“沿途风景”,某种意义上说不必再为衰老带来的诸多疾病感到慌乱和不安。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可人与生俱来都隐藏着对死亡的恐惧,要想彻底并非易事。可去过了墓地和医院ICU,经历过了几次亲人故旧的逝去,在生命的来去中就顿悟很多东西,并格外珍惜当下的人生。
昨天在大众书局看画本《庄子•逍遥游》。说他是一个看破生死的开悟者,逍遥于天地间。妻子去世时,庄子鼓盆而歌,对他来说,人离去就是归于天地自然,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正所谓“活得充实,死得坦然”,这便是生活的真谛。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无法逃避它,只能面对它。当我意识到这些,便回到了当下,回到此刻。
向死而生,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把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我们真正明白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时,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阳光、雨露和空气。
余生没有来日方长,只有世事无常。过去的事不能重来,未来的事不能预料,对于我们只有活好当下,如海德格尔所说:通透的直面死亡的确定性,才能摆脱“常人”的庸碌状态。这也是佛家的观点:心能转境则同见如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陪玩之蹦蹦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