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看古祠

标签:
古祠堂 |



上次去惠山可能是二十年前了,记得好像看了江南第一山(锡山)、寄畅园、惠山寺和天下第二泉等景点。如今惠山古镇已然成为国家5A级景区。
今次到惠山古镇,有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这里有最集中的“古祠堂”,据地接导游说多达118处,为全国拥有古祠堂最多的古镇,其中的华孝子祠、钱武肃王祠、杨藕芳祠等10多个古祠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好像上次到惠山我只记住了寄畅园,因为它的主人是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北宋词人秦观的后人,还因为历史上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各有6次南巡到江南,分别7次驻跸在寄畅园。
今天在惠山古镇走马灯似的看了一座又一座古祠堂,看的眼晕。认真看并记住的惟范文正公祠。这是后人专门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而建造的。
范文正公祠位于惠山古镇的绣嶂街上,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采用宋代建筑风格,我感觉是惠山古镇规模较大的祠堂之一。祠内展示了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重要成就。走进祠堂,可以看到范仲淹的木刻画像以及“德行传家”匾额,象征着儒家以德治家、治国的思想。此外,祠堂内还悬挂有明代书法大家文征明所写的《岳阳楼记》屏风,屏风后刻有岳阳楼全景图,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范仲淹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爱国情怀。
认真看了范文正公祠,感觉这不仅是一个纪念范仲淹的场所,还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妙设计,包括厅堂、假山、池塘等元素,展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格局。公祠园林墙上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体现了范仲淹一生为国为民、公正廉洁的精神。这句名言不仅是对范仲淹个人品格的高度概括,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
惠山古镇横街入口有一座“惠麓钟灵”牌坊,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意为惠山古镇坐落在惠山脚下,聚集了诸多灵秀之景。在惠山古镇走了两个小时,感觉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