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者应该有灵气和文才

标签:
s书法意见 |

顺道看了省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奋进新征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省美术书法展”。集聚了江苏优秀书画家作品。尤其是书法大咖云集,欣赏书法作品之余,也有两点浅陋见识,一是字写的都不错,就是缺少“灵气”,二是书者缺乏文才,几乎全是抄写,没有自己的思想流露……
书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主要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其次才是它的艺术功能、审美功能。书法人经常临摹古人的一些经典名著,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为兰亭雅集作的序,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了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是为了纪念他的侄儿季明,在当时多种复杂心情下一气呵成写的,成为第二大行书。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三年,在生活上、精神上都受到很大打击,那时的苏东坡可以说是报国无门、有家难归,在此心境下,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因此具有强烈的情感穿透力和艺术冲击力,成了他的书中精品。古代的书法大多存在于信札、手稿、公文之中,这当中不乏经典之作,我们看王羲之、王献之的名帖,实际上都是信札。所以那时候的书法并没有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来研究和对待,都不是以审美为目的来创作的。早些年看过孙晓云个展,就对其中她的一部分信札、手稿特别认可,并写过文字。现在的展览很少再看到这样的形式了,缺乏现实生活情趣。
现代书法人基础都很扎实,我以为书法是写字,也不是一般写字,写字上升到书法就算作艺术了。而大凡艺术者都是应该有灵气的。我个人极端喜欢徐文长,尽管有点疯劲。但凡可以上墙的书法作品,无论大小,都应该有独到的灵气,都应该蕴含着某种神韵,这才可以说一种书法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形态。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兰亭序》每看每新每激动,因为它不是简单写字,是这篇文章书法里有情绪,有灵气,它因此才成为有生命的艺术形态的笔墨。这是当代书法界最缺乏。
不好意思,妄加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