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宫里看汉字
(2024-10-07 18:35:25)首尔是一座活力四射城市,虽人口和城市面积还不比南京,却毕竟是发达国家的都市,不能比。行走首尔感觉这里夜市、东西方流行音乐、寺庙林立的街道、古老的宫殿,摩天大楼和各种潮流设计在此糅合成了一种奇妙的混搭风情。首尔没有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楼,可市中心都是高耸的现代大厦,而景福宫等等珍贵的历史建筑点缀其中。
认真看了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李氏朝鲜王朝的正宫。景福宫始建于1395年,历经多次破坏和重建。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景福”二字。王宫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为亲王规制的郡王府,依明代王府之制营建,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来区别于中国皇宫的黄色。
呈正方形,南面是正门光化门,东为建春门,西为迎秋门,北为神武门。朝鲜日据时期,景福宫的大多建筑都相继遭到拆除,仅保留正殿勤政殿、庆会楼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1995年政府开始原址复建景福宫及其附属建筑。2010年再次复建光化门,始才由原先所谓“去中国化”的谚文匾额恢复为传统的汉字牌匾。
所以在景福宫与其它地方感觉会有一个“巨大反差”,那就是这里看到的满眼全是汉字。而我所了解的是朝鲜半岛在1945年分裂为朝鲜和韩国后,双方都采取了去中国化政策。当然朝鲜的谚文相对简单、更容易掌握是一个原因,而韩国通过颁布《韩文专用法案》,彻底禁止了汉字的使用,可能更具有政治考量。这一政策变革在韩国的街头巷尾彻底消除了汉字的存在。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每个国家和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历史和传统的象征。在韩国的文字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独立和自主性的追求,尤其在抛弃汉字后。然而,文字的演变也反映了文化之间的争议和关系。尽管有分歧和争议,但文明的多样性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