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三星堆

标签:
再次三星堆震撼 |


这是我第二次去三星堆,距离上次去过了二十年。我也算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文物有些认识,记得初次看到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件,还是完全“懵逼”了。如果要用两个词表达这种感觉,一个“震撼”,另一个是“匪夷所思”。完全不明白先民们是如何想象并制造出这些青铜器件的,像那些众多“纵目人像面具”、青铜大力人像、近四米高的青铜神树等等,简直不是当时人类思维和制作技术工艺所能及的。以至于后来产生许许多多假设,诸如受两河文化影响,或者干脆说源于外来文明等等。这不是我一个外行能评论的,我的感觉是三星堆文物让所有人脑洞大开。
做过功课,知道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里面出土的文物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所出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二十年后再次来到德阳三星堆,发现旧馆的旁边新建了一个新馆,体量巨大,陈列文物增加了十数倍,更让人吃惊的是新展示的青铜器,采用了数字考古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看到去年修复展示的部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人像、面具和神树等重要文物,就是广泛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修复的青铜器不仅“再次令世界惊艳”。反正就我浅薄的见识,是无法理解数字化考古修复以及呈现的。这也太“魔幻”了,我甚至感觉眼前的这些器物,让我脑子里一点文物和历史文化的真实感都有点消弭了。真的是再次惊讶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我清楚随着计算机、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三维重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考古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可历史文物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应该是考古的最应该维护的,否则必定损害历史的可信度。
我觉得人的直觉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比如我对看到的去年三星堆跨坑拼对成功两件大型青铜器,一是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二是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就存有质疑。这两件器物组件分别来自三星堆2号坑、3号坑以及8号坑。文物体量巨大、造型复杂,经过三维数字拼对修复而成,据说“展现了三星堆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丰富创造力”。我怎么看都有点不伦不类,先人们当年真的是这样制造的吗?除了宗教神秘感,似乎并不具有社会生活的合理性,也缺乏美学效果。
当然,这也不是我一个门外汉可以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