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轻发涓美轻柔

标签:
江苏美术馆 |

终于赴约看了《江苏油画雕塑院建院三十周年系列艺术展》。这是我应邀看的画展里观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多数是专程过来看画展的外地艺术家和艺术学院的学生。
从事媒体营生几十年,认识了一些画界朋友,其中不乏画油画搞雕塑的。观当代艺术根深蒂固于平面绘画创作,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处于更为强大的优势地位,这次展览无疑对江苏油画雕塑艺术的风格走向和发展趋势发挥作用。
感觉搞油画雕塑的和其他艺术门类朋友比较,都有点离群索居,不好与人接触,可能这与他们创作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完善自己的作品。感觉这个领域水有点深,所谓“水深火热”,反其义领会吧。
关于这次展览,码几句冠冕堂皇的文字,这对圈里朋友也算公允。
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里,江苏以天然地域优势、特定历史资源与深厚文化积淀成为中国早期西画和雕塑教学、创作与研究的中心,汇聚了20世纪初叶留学欧洲的油画与雕塑一代先驱。他们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合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回国后投身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在创作上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气派的艺术群体。如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颜文棵等,形成的油画学脉,始终都是江苏油画探索的本土化与现代化路标。正所谓名家辈出、经典纷呈,“新金陵风格”蔚成大观。
江苏油画雕塑院建院30年形成了三代艺术家的梯队结构,凸显了跨越新世纪传承与拓展的完整艺术风貌,对江苏全省油画、雕塑创作的整体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跑步经常看到南京四郊的六朝石雕,感觉它们或多或少在无声地浸润着油画、雕塑的本土化路向,江苏油画、雕塑所崇尚的灵秀雅逸,或许都与这方土地上一以贯之的“精致清发,涓美轻柔”的美学理想相连通,由此才不断形成意蕴幽远、妙象丰约的江苏油画、雕塑的神采与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