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致轻发涓美轻柔

(2023-08-18 15:47:34)
标签:

江苏美术馆

精致轻发涓美轻柔


终于赴约看了《江苏油画雕塑院建院三十周年系列艺术展》。这是我应邀看的画展里观展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多数是专程过来看画展的外地艺术家和艺术学院的学生。
从事媒体营生几十年,认识了一些画界朋友,其中不乏画油画搞雕塑的。观当代艺术根深蒂固于平面绘画创作,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处于更为强大的优势地位,这次展览无疑对江苏油画雕塑艺术的风格走向和发展趋势发挥作用。
感觉搞油画雕塑的和其他艺术门类朋友比较,都有点离群索居,不好与人接触,可能这与他们创作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创作上,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完善自己的作品。感觉这个领域水有点深,所谓“水深火热”,反其义领会吧。
关于这次展览,码几句冠冕堂皇的文字,这对圈里朋友也算公允。
 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不断涌入和渐行的本土化蔓延,泾渭分明的各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态势。艺术观念在艺术品价值上的主导性使得形式语言的界限划分变得次要而含混。为了宣示艺术家个体在创造力上的充分自由以及观念语言的不受约束,他们不再认为自己会受到技术和材料的制约,在创作语汇上由单一的形式语言的纵深性探索转向各种材质、技术、工艺的横向拓展和组合研究。其对自我的身份定位也由原来具体的“画家”、“雕塑家”等局限性称谓向更具广泛意义且概念统一的“艺术家”上转变,艺术家开始从传统意识、传统心理、传统知识结构以及传统行为方式中解放出来,用一种全新的思路去开拓新的艺术形式,达到一种新的创作状态。
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里,江苏以天然地域优势、特定历史资源与深厚文化积淀成为中国早期西画和雕塑教学、创作与研究的中心,汇聚了20世纪初叶留学欧洲的油画与雕塑一代先驱。他们在学习西方艺术的同时,有意识地融合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回国后投身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在创作上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气派的艺术群体。如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颜文棵等,形成的油画学脉,始终都是江苏油画探索的本土化与现代化路标。正所谓名家辈出、经典纷呈,“新金陵风格”蔚成大观。
江苏油画雕塑院建院30年形成了三代艺术家的梯队结构,凸显了跨越新世纪传承与拓展的完整艺术风貌,对江苏全省油画、雕塑创作的整体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跑步经常看到南京四郊的六朝石雕,感觉它们或多或少在无声地浸润着油画、雕塑的本土化路向,江苏油画、雕塑所崇尚的灵秀雅逸,或许都与这方土地上一以贯之的“精致清发,涓美轻柔”的美学理想相连通,由此才不断形成意蕴幽远、妙象丰约的江苏油画、雕塑的神采与风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谷胜境
后一篇:年轻的脚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