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心即佛
吾心即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63
  • 关注人气:5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枕河而居

(2023-08-09 13:24:25)
标签:

玄津桥

秦淮河东段

枕河而居


老宅在头条巷,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老母亲一直住在里面,也是我现在一周六次进城的目的地。
头条巷,是一条很多老南京人都不熟悉的小街巷。隐没在中山东路二、三、四条巷中的老居民区里,只有百多米长,还不太好找。当年父亲公干的重工业局在河边头条巷盖宿舍,我们从邓府巷搬到这里。上大学的时候知道了陈寅恪的名号,后来听说了他的父亲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号散原老人曾经在头条巷长居,筑有“散原精舍”。传说正因为这“散原精舍”,当时所有的南京文化名人几乎都在头条巷留下足印,似乎百年前这里也曾经算是南京的一个文化热点。当时我还真在头条巷找过“散原精舍”的位置,按老人说法就位于头条巷中段,根据地理位置大概就是我家老宅的那一段。因为除了老宅和旁边一幢属于部队的小楼,头条巷都是后来建的居民楼,其余都被拆掉了,“散原精舍”房子及花园已然是无迹可寻了。
头条巷紧靠内秦淮河东段玄津桥旁,这曾经是五代十国南唐的护城河,除了玄津桥,头条巷沿河还有复成桥,延伸到大中桥,目前沿河形成了以南唐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景观,比如在玄津桥西侧,有“南唐夜宴” 该景观借《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为人熟知的南唐绘画作品,展现南唐文化底蕴。
而玄津桥始建于明初,正对着明故宫的西安门,是明故宫城河上的三孔石拱桥。原桥面、桥栏皆为青条石,桥栏两头有四只石狮。是官员们由西安门出入皇宫的必经之路,故此,现在逸仙桥和玄津桥之间设计了“玄津朝阙”的景观,意为由此桥进入皇宫。想来头条巷一带曾经有过十分的繁荣。
秦淮河贯穿南京古今历史,阅尽万千沧桑。内秦淮河东段也承载着南唐记忆,在水清景美中感受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秦淮文化。小时候去过籍贯地慈溪,那是个典型的水乡,到处是枕水人家的画面,出门就是缓缓流淌的河水,人们择水而居,那景色令人陶醉。头条巷的居民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枕河而居了,虽然那内秦淮远不如慈溪老家的河浜交通发达,可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积淀渊源深厚,非它地可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起了优卡
后一篇:模仿名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