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展出的佛像及其它……(外一首:佛造像)

标签:
南京博物院佛像藏传佛教 |
分类: 诗心一瓣 |



南京博物院有个常设展馆,里面展出了各种各样的佛像、佛龛、佛塔、佛阁、七珍八宝等佛教供器,尤以佛像为多。佛像有泥、石、木、金铜等多种材质,其中金铜佛像形制规整,比例精确,制作精工,堪称艺术珍品。
清代帝王和皇室崇信藏传佛教,皇宫和皇家苑圃中都设置佛堂,清宫旧藏金铜佛造像,除元、明皇室留存和西藏、蒙古等地进贡外,大多是宫廷造办处应敕令而制。据文献记载,康熙、乾隆二帝十分重视藏传佛教及佛造像,有时还亲自参与佛像图样设计、制作过程的监督,从而确保了造像的质量与水准。造像师除内地工匠外,还有来自西藏、尼泊尔的能工巧匠,他们结合汉藏两地的造像技艺,因此所造佛像汇聚了各地藏传佛像精华,显示出不同地区的造型特点与艺术风格。
去过西藏的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等等不少西藏寺庙,也看过不少藏传佛教的佛造像,作为藏传佛教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造像艺术,它伴随着佛教传入西藏而产生,在经过1300多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在吸收融合尼泊尔、印度,以及汉传佛教等艺术成分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造像风格和艺术流派。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据资料记载,8世纪中叶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从11世纪藏传佛教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
昨天在南博看到展出的清宫铸造金铜佛像,其中就有不少藏传佛教佛造像,这些金铜佛造像,造型规范、结构匀称、用材讲究,表层加工光滑,镀金灿亮,充分显示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和艺术价值。
佛造像
金灿灿的佛造像
一尊尊端坐展台上
法眼将众生观览
用禅的智慧目光
平静看着前方
有缘无缘劝人向善
彼岸此岸岸在心房
屋里有佛便是天堂
有佛即渡人千遍万番
南无阿弥陀佛
唵嘛呢叭咪吽
默默将六字真言念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