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码头”

(2023-06-02 15:12:14)
标签:

下关码头

孙逸仙

“跑码头”

“跑码头”

跑码头过去是指来往于沿海沿江河的大城市做买卖、讨生活,而我就是字面的意思,定期去下关码头看看,到江边走走,打个卡。
今天座“博爱线”到中山码头,看到位于江边路的候船大厅人很少,很长一段时间因疫防而设的隔离栅也全部拆除了,让人感觉这座近现代重要的代表性建筑特别清爽。
中山码头主体建筑的结构呈“凸”字形态,中间高两端低,外部立面为民国建筑风格,特意进去看了,一层依然是验票口,进去便是渡口,而二层被布置成码头历史展。
南京轮渡码头始于清末年代。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沪宁铁路以下关为终点,津浦铁路以浦口为终点,1913年津浦铁路局在下关、浦口各建码头一座。从此,南京轮渡作为官办企业,开展南北旅客中转的渡运业务。
学中文的都熟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18年,北上求学的朱自清正是和父亲一起从下关码头坐轮渡前往浦口火车站,后来才有了这名篇。1928年南京市政府为确保孙中山奉安大典于1929年6月1日的如期进行,在下关江边中山先生灵柩登岸处筹建新码头,同时修建从下关江边起一直向东与陵园大道相连的南京中山大道。新码头竣工后,开始叫“津浦铁路首都码头”,1936年3月16日重新定名为中山码头并一直沿用至今。
很长一个历史阶段,中山码头轮渡是南京最繁忙的交通枢纽,而现在南京江面上建成了多座大桥,地铁、公交、各种交通工具穿梭往来,中山码头的轮渡已成了慢生活的标签,更多的人选择座上单程10分钟的摆渡,就是为了看看滾滚东去江水,思发一下怀古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谷寺水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