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参禅心得吾心即佛 |
同学群里经常相互调侃,在个别仁兄嘴里吾好似半个和尚,其实除了先天的原因挂相有点靠近,其余修为距离释界都差得很远。
细想起对佛的概念,可能源于童年时读过的西游记话本。从中我知道了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知道了普渡众生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原本是西方灵山的掌门人燃灯古佛、光明的象征药师琉璃光王佛,以及前世是万佛之祖、后来被佛祖封为的战斗胜佛孙悟空。童年时代看多了现实里的“妖魔鬼怪”,那个时候好希望真有一个佛祖去收了它们。
对佛学产生兴趣是从事传媒工作后开始的。因工作需要接触了佛教界一些人士,尤其1985年见了一次赵朴初、2011年去参观过一次浙江前辈南怀瑾在苏州的太湖大学堂以后,便加深了对佛学认识,有了参禅的想法。以后陆续研读了一些佛经译本,颇有感悟。很推崇南怀瑾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一直记得他的那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慢慢明白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在于使人彻底安心,而安心有两种,一种是对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义已经不再犹豫困惑,另一种是心境处于平静稳定的状态,不管环境如何、际遇如何,参禅人的心境始终不受动摇。亦慢慢明白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在《华严经》中读到“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一些高僧大德都曾经说到:做到“善用其心四个字才算是大彻大悟”,悉心领悟知道善用其心,就是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尽量从积极、正面来看待,启发自己心性本有的觉悟,把生活的一切遭遇都看作是修行的最佳因缘。今天是地铁公交停止查验核酸第一天,在微信上看到一段话:“一个新冠时代过去了,始于2019.12.08,止于2022.12.05,感谢国家保护了自己三年!往后余生自己保护自己!”便突然有了合十祈求佛祖保佑的念头,愿菩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
其实吾从不曾拜过佛菩萨,相信佛菩萨会关照于我。因为虽不顶礼膜拜但佛在心中,虽不烧香却常以佛法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虽不持戒忍却懂修身道理。相信“放开以后”,世间的因果,佛祖自会保佑,遇事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