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边草垅听讲经

(2022-07-19 13:46:35)
标签:

虚无

中山陵苗圃


 


 


 


 


很久没有去灵谷寺了。

今天走山进了中山陵苗圃,偶遇在灵谷寺挂单的释亦凡师兄。称呼他师兄并不是亦凡和尚比我大,而是对出家人的尊重。

亦凡和尚大约五十,认识多年从来没有问过他年龄、过往等等俗事,只知道他是东北人,在五台山出家,到灵谷寺也六七年了。

我问亦凡怎么走到苗圃,他说出寺散步见铁丝隔离网被人拉了一个口子,便进来看看。我请亦凡到婚纱摄影的小木屋坐坐,他说这不是出家人落脚的地方,于是我们在旁边的水塘边坐下,闲聊起炎热天气、疫情、游人稀少等等,东拉西扯不咸不淡。

我和亦凡和尚认识在灵谷寺大雄宝殿的早课,当时一群僧人和居士在念经,亦凡和尚也在其中,我就站在槛外。早课结束亦凡主动和我搭讪,便认识了。以后又见过几次,并没有交流。今天偶遇亦凡问我近来可曾读经,我说很少读,只是偶尔读读金刚经。亦凡便说很多人都读过金刚经,其实整部金刚经的核心,只有两句话,一定要牢记,如果你能把这两句话悟透,整部金刚经就没有白读。我问哪两句,亦凡说这第一句: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进而解释说:金刚经中多次提到,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佛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世间的一切,皆是名相。佛在金刚经上说,离一切相诸,即名诸佛。而一切诸相就是一切色受想行识,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世间一切万法皆是一切相。亦凡又说:如来说一切,即非一切,是名一切,这句话佛在金刚经中反反复复提到多次,可见这句话一定非常重要。

亦凡告诉我金刚经里堪称精髓的第二句话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他给我解释道,当你了解自己和整个世间时,佛又告诉我们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与整个世界相处,就是金刚经要解决的问题,当你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时,你还是要生活,还是要工作和学习佛说,只有不执著名相,你才能没有烦恼和痛苦,而大多数人都是执着名相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用一颗不执著一切的心,来面对生活,不执著了就能离一切相,不执著了就能远离颠倒梦想。

认识不少和尚高僧,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面对面的讲经。我对亦凡和尚刮目相看起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在读金刚经,从没有人这样简明扼要的提点,真的收益匪浅。佛法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也就是一切都是由种种名相组合而成,名相并不是实有和不变的,而是刹那间不断生灭和虚妄不实的。我相信自己与释亦凡和尚的偶遇及其他的讲经也是一种“因缘和合”。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与亦凡和尚一席谈我似有了一点参悟,这便是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去面对生活,才能离苦得乐。似也进一步懂了一点点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说色受想行识,即非色受想行识,是名色受想行识。其实佛要告诉众生,你所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触碰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一种名相而已。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约五千多字,为佛经般若部总纲。这次与亦凡和尚一席谈,始明白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众生一个道理,须菩提曾白佛言:“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控制自己的心就是金刚经要解决的问题。而他讲解金刚经中这两句话,就是降伏其心的方法,首先要认识世界与自己的关系,其次通过认清自己和整个世界后,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如是降伏其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