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修行……

(2022-05-15 16:21:48)
标签:

5.15新纪元大酒店

修行


 


 


 


 



 

好事多磨,今天的“跨世纪老交情”五人组聚会终于在新纪元大酒店实现了。类似这样的聚会最近有了多次, 似乎是弥补前段时间缺失的什么。这很符合我的口味,因为退休以后,我一直很喜欢这样的朋友聚会,甚至将每一次这样的聚会当做是一种修行。

都说人一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每时每刻,每一种生活形态都能算是一个修行的过程。禅宗认为一个人只要有心念,无论他在哪种状态,都可以进入修行之门。修行目的是让自己的心清静起来,因此在我看来,曾经去过的藏南青朴修行地那种山洞苦修是一种修行,曾经见过的一队队藏民,沿国道向着布达拉宫以及他们向往的神山、神湖一路磕等身长头是一种修行,而我等普通人只要心有善念,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遍潜心抄经、家务时的每一声念佛、每一回虔诚的静默行走,乃至每一次有心灵交流的朋友聚会都是修行。

人之所以要修行,就是要修掉人的心中诸多的心念。佛家将人所有的心念,称之为“妄想执著”。妄想执著去掉,人才会得到那种不会变动的喜悦。而要消除所谓“妄想执著”,一些高僧大德都说有两种修行方式:蛰伏、放下。蛰伏是低头审视自己,而后真正抬头做人;放下是能舍弃曾经的一切,这样活得会更加轻松愉悦。

而朋友聚会某种意义上也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朋友聚会能交流彼此的生活感受、人生心得,放下一点生活里的苦恼困惑,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增加一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定程度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这也是在修自己的心,因此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可能有人不以为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中国有两位著名的居士,堪称大德。一位是赵朴初先生,早年曾在省宗教局的一次会议上有缘见过一面。另一位是南怀瑾居士,是佛学大家,虽不曾见过,却仰慕久矣。南怀瑾说“人生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深以为然。这些年自己有一搭没一搭读些佛经,学点禅学,并不刻意形式,便是受南先生影响,以为生活处处皆可以修行,学禅更是不止于在深山古寺之中。正如南先生说的“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就好。我觉得生活中有“拿得起”的心态,才能够让一个人坦然面对层出不穷不断涌来的烦恼和挑战。而“放得下”和“想得开”,则是让人懂得断舍,不执迷,不焦灼,心无挂碍,活得洒脱。说到底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前几天看到一个抖音专门介绍一幅照片,其实这照片一直保存在我的手机里。这张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微笑”的照片,在我眼里比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微笑更加美好,欣赏了无数次。照片中是一尊北齐风格的佛造像,神韵内敛精致,充满温暖,给人圣洁的意境。每一次欣赏都让我心静,而这每一次欣赏对于我来说也都是修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毛毛雪”
后一篇:小小骑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