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2014-11-02 16:09:11)
标签:

青岩

金陵

明朝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一个与南京有关的贵州古镇

青岩古镇离贵阳市40多分钟车程,是与贵州黔东南镇远镇、赤水丙安镇和锦屏隆里镇等齐名的四大古镇之一。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据说比贵州建省还要早30多年,贵州设立省会的时候最初曾考虑将青岩设为省会,后来因为贵阳的地理位置更好,平地更多才没有将省会设在这里。走完青岩城,说一句实话我并没有感觉特别新奇,它与苏浙皖一带的古镇比较,无论是古镇年代及文化积淀,还是城镇设计精巧性、古建筑分布及工艺精湛程度,文化名人的聚集度等等都是无法比肩的。

我所有兴趣的是青岩与南京的关系。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设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古镇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上,于是在这里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并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明朝后期,这里又成了当地布依族土司的青岩城,最繁盛的时候,这里掌管着八番十二司七十二寨。这里又是茶马古道的重要关口,来往商旅甚多,使这里的商业走向了繁荣兴旺,成为贵州很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我们来去匆匆,没有机会同青岩当地的居民交流,不过我观察到青岩当地人穿的衣服,说话的口音与我们一路过来看到听到的贵州其他地方有所不同,这可能与青岩当地人是600多年前从南京迁移到这里的明代军人的后裔有关。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汉人,说话的口音里有明初南京口音,服装也是由明初服装演变而来的。“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哨哨,脚上两个翘翘”,这是朱元璋老家明代凤阳妇女的正统装束,而在青岩街上来来往往的女子似乎还能看到这种装饰,尤其是老年妇人。

若干年前我曾经读到过一则报道,说有贵州来寻根旅游的贵州人千方百计找到南京丹凤街路口的一家小店,据考证,这家小店所在地便是600多年前是明朝的都司府所在地。明朝时南京的丹凤街名为都司巷,1381年名将傅友德所率的征南大军,就是从这里出发去往贵州最后落户青岩的。后来他们还在小店喷绘了“明朝贵州遗民南京寻根处”。说来有缘,我曾经居住过十几年的文昌桥与丹凤街咫尺之遥。

我们是从北门进入青岩古镇的,远远就能看到有一个摄制组在城门上拍外景,原本写着的青岩古镇的石刻也被遮挡。一进镇城门,里面就是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卖的都是当地的特产,脚下踩着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石板路,闻着空气中飘散的食品香味,立刻体会到这个古镇的风韵,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时代,看到街市上一队队的驮着茶叶和丝绸的马帮就在镇中穿行,让我们领略古镇昔日的繁荣。

青岩古镇在古代是重要的商业通道,因此这里还有很多商会旧址。在古镇商业街中心位置有一座万寿宫,据介绍就是过去的江西商人开办的会馆,里面有戏台,居住的客房等。因为江西商人的经济比较富裕,给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明清文物。我们参观戏台时,我们看戏台周围的木制雕刻,那些精心制作的戏曲人物栩栩如生,非常有特点,可是于我在苏浙皖看到众多古宅里的精美木雕差很多。

回来时我登上青岩古镇城墙,观内城和外城,均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这一下子让我联想到南京的明城墙,这分明是南京城墙的微缩版本。也许这也是青岩古镇带给我们的遐想和幻觉,让我们留恋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贵阳小叔
后一篇:花溪的水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