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解析(第八十一章)

(2024-01-29 06:50:40)
分类: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第八十一章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读:

真话朴实无华,花里胡哨的言辞绝非真话;良善之人不会巧舌如簧,巧舌如簧之辈一定不良善;知者绝不可能无所不知,自称无所不知的人绝非真正的知者。

圣人不谋私利,还用自己所有帮助他人,他越无私奉献,收获反而越多。顺应自然只会利物利人,圣人帮助人从不与人争名逐利。

 

辨析: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通常被解读为“真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并非有真知识”或者“真懂的人知识不渊博,知识渊博的人并非真懂”,以上的解读或从人性格、或从知识类型来考察,我以为从知识与无知的辩证关系上来思考也许更贴近老子的原意。

将“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第71章)联系在一块思考,可能更说明问题。此外,有一则外国格言说:“谁企图无所不知,他将一无所知”,所表述的也是同样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