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解析(第四十一章)

(2024-01-01 07:16:38)
分类: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 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解读:

聪慧人闻道,立即遵道而行;平常人闻道,始终将信将疑;愚笨人闻道,大声嘲笑不已,这情形毫不见怪,如果不被愚笨人嘲笑,那还能称得上是道吗?

所以《建言》中说:明明看见道的真容,却无法用言语表述;明明循道而进,仿佛感觉是在倒退;明明走在平坦大道上,偏偏感觉崎岖不平。

最高的品德仿佛空无所有,最纯的品德仿佛污迹斑斑,最美的品德仿佛美中不足,最强的品德仿佛犹疑懈怠,最真的品德仿佛变化无常。最大的空间没有方位,最大的器具无法完成,最大的声音不被感知,最大的东西没有形状。

道无形无象、无可名状,然而只有道才能使万事万物善始善终。

 

辨析:

“大器晚成”通常被解读为“最大的器皿成形在后”,这样解读最大的困难在于很难与前面的“大方无隅”和后面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相一致,如果“最大的空间没有方位,最大的声音不被感知,最大的东西没有形状”,只有解释成“最大的器具无法完成”才最恰当,而且“最大”本来就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