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三十八章)
(2023-12-29 06:06:44)分类: 《道德经》解析 |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读:
德是人间之道。明德之人,无需用道德律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自然正道。未明德之人,需要用道德律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他的言行已经偏离了自然正道。明德之人自然行事,无需刻意留心道德律令。未明德之人谨慎行事,总想让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律令。
主张仁爱至上的人,为人处事不会刻意宣扬什么目的。主张正义至上的人,一言一行都在宣扬某种特定的目的。主张礼法至上的人,看到别人没有反应,就会抡起胳膊强迫他人遵循礼法。
所以,失去道才会强调德,失去德才会强调仁爱,失去仁爱才会强调正义,失去正义才会强调礼法。而礼法是忠信缺失后的产物,强调礼法的时代早已凸显出祸乱的端倪了。
人的先见之明,不过是道的虚荣,愚昧却由此开始。所以,大丈夫处其厚重,不取其轻薄;处其朴实,不处其虚华。
辨析:
迷信概念的人啊,仁义乃道所生,切不可将仁义等同于道!而前人用言辞表述的礼法恰恰是后人愚昧的开端!真心探寻万物本原的人,千万别被表象蒙蔽了双眼,别为轻薄的言辞所迷惑,快快清空自己的心灵,怀着对万物的敬畏久久直观那神秘的本体,在旷世的宁静中默默去感悟那神奇神秘神圣的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