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二十五章)
(2023-12-16 19:12:48)分类: 《道德经》解析 |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读:
有样东西混然一体,产生于天地诞生之前。它寂静而空虚,兀然独立永不停歇,循环往复永不倦怠,称得上宇宙万物的母亲。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道”,还起了个小名叫“大”。
他广大无边运行不息,飞向遥远的边际,又从远处返回,周而复始永无穷尽。
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间四大之中,人乃其中之一。然而人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他自然为法度。
辨析:
这一章用现代语境可以如此表述:
有个神秘混沌的东西,它先于时空而出现。
它无形无象,超然独立于空虚与寂静之中;它恒常不变,周行于万事万物之间。它与万物同生,与万物同在,它催化了天地万物,它就是万物之本原!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道”,偶尔也叫它“大”。
它在天地间运行不止,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循环反复永不停歇;它在时空间穿梭往返,由里及外、由外及里、千变万化永无终止之时。
环宇间有四样东西可以称为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然而,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不违地乃得全安,地不违天乃得全载,天不违道乃得全覆,道不违自然乃得全性,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人类唯有通过对万事万物自然本性的探寻,才有可能探测“道”的深邃与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