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解析(第二十三章)

(2023-12-12 06:56:30)
分类: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有不信。

 

解读:

道简而言之就是自然而已。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呢?是自然。天地的狂暴尚不能持久,人难道能万寿无疆吗?

德是人间之道,追寻道的人会渐渐认同道而与道同体,追寻德的人会渐渐认同德而与德同体,道和德都不追寻的人则会迷惘、迷惑、迷失自我。

认同道的人,道会给他带来无穷快乐;认同德的人,德会给带来他无穷快乐;什么都不认同的人,则会深陷忧愁痛苦的荒原。对道和德缺乏信心的人,永远难以理解自然之道。

 

辨析:

如果一种道德能增进人类的幸福,那种道德就是善的,应该发扬光大;反之那种道德就是恶的,应该予以扬弃。对个人而言,他所遵循的道德应该是他幸福的结果而非原因,因为如果将某种道德作为获取幸福的原因的话,结局很可能是痛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