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二十一章)
(2023-12-10 07:32:38)分类: 《道德经》解析 |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解读:
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完全从属于道的。
道神秘莫测,那般恍恍惚惚。恍惚中似乎有形象,恍惚中似乎有实物。在它的深幽暗眛中,有个基本粒子存在。这个基本粒子实有实在,千真万确。
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从未消失,依据它才能宇宙万物的起始。我怎么知晓宇宙万物的起始的呢?就是从它而知的。
辨析:
万物存在的形态由其本原——道来决定。想了解万物本原就要对万物展开直观,在直观中透过现象去探测其本质,这是了解道的唯一办法。
然而道若隐若现、难以捉摸,它既没有清晰的实体形象,又不是纯然虚构的精神幻象。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人类只能直观却无法用语言进行描述。万物在人类直观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那独一无二的秉性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因为人类必须依靠共性来思考,共性属万物共有,通过共性人类永远无法把握事物那独一无二的秉性。
道与天地同生、与万物同在,它的名字从远古流传至今,而且将永远流传下去。正因为有了它,人类才能去考察天地之起始、万物之本原。我怎么知道这些的呢?都是因为对“道”的感悟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