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解析(第三章)

(2023-11-02 05:41:37)
分类: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读:

不过分崇尚贤能,从而避免百姓争斗;不过分看重稀有之物,从而避免百姓偷盗;不过分渲染能引起贪欲的事物,从而避免人心迷乱。

所以圣人的治世原则是:排空内心的贪念,使身体得以温饱,减少争强好胜之心,增强人的体魄。常使百姓处于单纯质朴无欲无求的本真状态。如果做到这样,那些想要卖弄诡智的人便不敢恣意妄为。只要遵循自然之道,国家便能长治久安。

 

辨析:

“不尚贤”通常被解读为“不崇尚贤德之人”,这种解读有违老子本意。老子说的圣人与孔子想象中的圣人不同,虽然都指贤德之人,老子却认为圣人是存在的,而且他既肯定又大力推崇,所以这里的“贤”应该指“贤德”本身而非“贤德之人”。

“为无为”有人误以为是指“无所作为”,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老子崇尚自然,所以老子说的“无为”是指不要人为干预,而要任随对方顺其自然、成其自然。

 

这一章用现代语境可以如此表述:

圣人也是凡人,决不可顶礼膜拜。所谓圣人并非他掌握了绝对真理,只是因为他对道有所感悟罢了,凡人若能感悟道也可成为圣人。如果不将善恶贤愚绝对化,人与人便不会彼此敌对引发无谓的纷争。如果不将贵贱难易绝对化,人就不会滋生贪心妄念,从而可以避免沦为盗贼。人的贪念不生,自然本性就不会异化,人心自然变得和谐而宁静。

所以,最好的治国之道是让人民温饱之余保持强壮的体魄,呵护好他们善良、纯朴、天真的自然本性,使贪念和妄念不敢生也不能生。当全体国民人人都遵其本性自然率真地生存、繁衍、发展时,一个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