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繁花不惊,银碗盛雪——品读石然的中国画《荷花》系列

标签:
林间美术评论石然荷花中国画 |
分类: 威海画展-美术评论. |
繁花不惊
银碗雪
世间一切,皆为因果。就好像,我遇到了石然,遇到了他的那些荷,那些盛开在宣纸上的花,抑或是,那些曾经盛开在他心中之莲。
缘于一次对胡翘然先生的拜访。
1997年的一天,石然带我去拜访胡老.那时,我才知道,在威海,竟然有着这样一位优秀的老画家。我也知道了石然喜欢胡老的画,尤其喜欢荷花。由于他对荷花的喜爱,他经常不辞辛苦地往返于威海与乳山之间,专心致志地跟随胡老学习画荷花。
胡翘然的画,正如齐白石先生的画作那样,虽然没有古代文人画家的艺术趣味那么高雅,但又有着那些高雅的趣味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它带有乡土的气息,又有一点孩子般的灵气,这当是一个老人的一片乡心和童心,但这远远还不够,难能可贵的是还要看他是怎样艺术的处理这些题材,怎样把这些普通的素材神奇地转化为感人的艺术形象。在欣赏胡翘然的画时,可以感觉到他是把山川、花鸟、鱼虫当作了生命,当作了有情感的人来画的。在他的笔下,在他的眼中,他邈视的世界该是怎样的一个天空和胸怀呀!呢喃的燕子,是他笔下最常见的形象,它或彼此依维,或翩转花前月下,或相对无语,但你真的可以听到它们快乐的歌声,仿佛你就进入了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的境界里。一滴偶然滴落在鲜纸上的水墨,或许更能成为他的得意之作。
回来后,我惊叹于胡老国画之精彩,写下了一篇长达五千字的画评《
这么多年,他也把自己也活成一朵莲花。或者是,一朵残荷。
于是,有人说:“他的生活真令人羡慕,轻松又潇洒,象他画的荷花一样。"
看他笔下的《连年有余》,连,莲之谐音,加上几条红色跃动的小鱼,深浅浓淡的墨叶,清新淡雅而又艳丽的荷花,悄然而立的莲蓬,不娇娆,不妩媚,不惊心,不造作,却有着“繁花不惊, 银碗盛雪”的那种境界,那种静,那种淡,那种素,那种雅,那种禅意,不禁让人惊叹: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呀!是真的大素大美。
而把荷花称作《君子之风》,又是另一种境界。从“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的诗意中,无不让人感受到,其实,人们看到的荷花也是一个人,一个君子,这已经超越了花做美人的比喻。君子,荷也,莲也,荷叶田田,人生茫茫,多一份喧杂,真的不如,增一分宁静。默然相爱,寂静喜欢。这一生,这一莲,这一世,这一荷,这一人,足以。人吗,如果真的能够活出这样一朵莲的姿态,也是一种佛的境界 。
我常常静观这样一幅荷花图,浓郁的笔墨,用写意,倾诉出内心的一种情绪,可谓淋漓尽致;鲜艳的花朵,仿佛这尘世的红颜,不禁赏心悦目,也会给你的生命打下美好的烙印。真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盛开着一朵花,只是,你不知道,而他只为一朵静美的莲活着,他爱她,就时常让她开在心里,又跃然指端,倾洒在宣纸上……给人留下很多回味……
无论是从胡翘然,还是石然的笔下,都不难看出,他们在画荷花时的那种“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象,真乃痛而快之。
我经常喜欢从诗的标准来看待艺术,中国画所谓的意境,也是一种诗境,艺术与艺术家,在人生和社会的地位,往往都是因诗性与诗心的加入而提高了。由此看来,石然学习胡翘然,学的并不仅仅是技法,更重要的是,画中有诗,这是难能可贵的。所谓“得心应手,意到便成”、“造理入妙,迥得天意”。
画,必须表现诗意,并不是所有画家都能做到的。东坡在《跋蒲传正燕公山水》一文中,写到:“画以人物为神,花竹禽鱼为妙,宫室器用为巧,山水为胜。而山水以清雄奇富,变态无穷为难。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粲然一新,已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也。”所谓“度”数,几技术,而诗人的清丽,却必须有诗人的人格作保证,即他是诗人的一种气质的自然流露,更进一步说,离开“画工”越远,就越会有诗意。他要求绘画不能单纯描摹外在事物,而要具有深远意境,寄托域家志趣,使人如读诗歌;而诗歌不是单纯抒发作者情志,而要创造生动意象,使人如对图画。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北宋苏轼用语。《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本多才多艺之入,熟谙各种艺术,对其共通的规律深有会心。
天工与清新,即他提出的诗与画共同的美学追求。所谓“清新”,实际上是指画工之外的清韵,而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然天成。
画家即诗人,诗人亦画家,对万物一视同仁,给与观者的感受是一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的领悟。
石然说,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生活,他并不后悔。他感到悲伤的只是,为什么很多观众都喜欢把画家当做是一个生有异禀的天才,却不肯相信,在这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轻松或者潇洒可以换得来的。
他一直致力于画荷,也一直在感悟荷,画荷花,其实也是在画他自己。
只有我知道,在他潇洒,轻松,自如,悠然自得的后面,其实是多少艰苦和努力。
席慕容曾说过:莲的心事,无人能懂。因为,“所有的洁净和美丽的事物,都是值得珍惜的。可是,为了要得到那样的洁净和美丽,只有一条路可走,一条不能害怕也不能躲避的长路。只有走过这东路,才能得到真正的洁净与美丽。”
席慕蓉曾经非常喜欢画画,但她最钟情的是荷花。一生中,她画了许许多多的画,画了许许多多的花,但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为了画荷,她不辞辛苦,守在荷塘边,为了画荷,她独自一人,飞越千山万水。她曾用整整一年的时间,画一幅三百号的荷花,整面墙上被她画出满池的花与叶。她说︰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在初识的一次就是一见倾心。
荷花是我心中与眼中最爱的那一朵,是我最弱的一点。荷是我无止境的乡愁。小时候,父亲曾带她去玄武湖看荷花,虽然是只去过一次,但看荷的情景却在她的心里出现了千百次,也是她文章里的常客。她还出版了一本完全以写荷、咏荷为内容的书,名之为《信物》。
在石然的心里,也许,钟情于莲,也有着不同的情结,他本姓宋,名吉威,却用了石然来作笔名,是因为他喜欢石壶,喜欢胡翘然之故。也与他淡然处世的性格也有关。
雪小禅说:“把自己活成一朵残荷,不为懂得,只为慈悲。
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华,喧嚣、热烈。
远离了人群的热闹、名利、趋炎附势,人生,是往回收的。
收的姿势当然不会如盛开一样夺目。
可是,荷,抽筋扒骨了。
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许是岁数稍长,越来越喜欢干净的单一的东西。 饮食简明扼要,生活删繁就简。 所求所寻的,不过是人世间最干净的饱满, 每个人内心深处还有另一个自己,那是谁呢?”
或许,他笔下的这些荷花,就是他美丽的前世……
2019.2.16于林间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