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散记(摄影/散文)

(2009-10-10 13:37:11)
标签:

北京

散记

图文

林间摄影

文化

分类: 散文/摄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北京散记

 

去过北京几次,往早里说也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虽然有时也能住上十天半个月的,但看北京依然是走马观花。

小时候,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天安门。那里,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磁铁,一直吸引着我。可是,有朝一日,终于看到了真的天安门,内心里大有失望,既不像课本里那样放光芒,也不是想象中那样高大、雄伟。但一直以来,对于北京,说不上喜欢,虽然,它是我们的首都。但,正像一个作家给我的留言:北京是别人的北京。

喜欢上北京,唯一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的妻子去年开始在北京工作,那里也有我半个家,虽然,我不是北京人。但毕竟,我与这座城市有了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祖国六十年大庆的时候,便有了这样一个北京之行。

正值国庆阅兵式刚完,十月一日中午,我们到达北京站时,周围依然处于戒严状态,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受到这样的节日氛围,毕竟,这样的经历,也是第一次。北京站附近只留了两个出口,排了近一小时的队,终于打上了车,然后,直奔地铁站,开始回家。

我们住在北四环亚运村。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附近一个很美的小区,百合春天。

19楼。看到的北京的天空很蓝,丝毫不比威海的蓝天逊色,这稍微改变了我对北京的印象。房子不大,100多平米,装修的很简洁、典雅,据说就这样的房子,这样的位置,其价格也不是北京大众所能接受的。从阳台上看亚运村,气势恢宏,高楼林立,颇具现代化特色,感觉真的很好,女儿说,感觉这里就是自己心中“在北京的家”。

在北京,去后海泡吧,去三里屯蹦迪,去雍和宫烧香,去北海划船,去恭王府沾福气,去后海钻胡同,去荷塘月色看残荷,去大栅栏逛街,去王府井吃小吃,去圆明园寻古……才真正感受到:北京,真的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切了。

因为喜欢摄影,因此,北京很多地方也成了我镜头里推崇的地方了。

北京人常说,到长城是看大气,到故宫是看王气,到恭王府看的是福气。而我要加两句:去天安门看人气,去鸟巢水立方看志气……

节日人多,因此,长城、故宫是去不得的,但天安门广场却是不得不去的地方。这里不亏是中国人气最多的地方,从天安门,到广场,从民族柱,到花坛,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的脸上无不绽开笑容,到处是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我看到,很多人,老人或者孩子,都手举着鲜艳的国旗,甚至有的人将国旗的标记贴在脸上,身上,喜气而吉祥。在这样的时刻,很多人都愿意用镜头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我看到人群中,一个中年人,让孩子跨在肩膀上四处拍照,也有的让孩子跨在自己的肩上,孩子手中的小红旗,迎风飘扬,形成天安门前一道美丽的风景。此时,我想,长城的大气,是来自大自然的,而我们皆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这大气应该是祖国的繁荣和昌盛。而这人气却是来自人们内心的,发自肺腑,是对祖国最美好的祝愿。

这次到北京,最想去的地方,不是长城,也不是故宫,而是鸟巢和水立方。因为,这里不仅是北京新的人文景观,也是中国精神的凝聚地。

好在,我们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近,步行只需要十几分钟。第一次去,是在晚上,因为,我很想拍一些鸟巢的夜景,我喜欢那种温馨、温暖,带着温情的感觉,好像,我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精神的家园。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这个时候是拍鸟巢的最好时机,远远看去,天空还是兰色的,灯火辉煌,鸟巢在灯光的映照下,远远的便看到了它椭圆的外观,正值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轮圆月挂在天空,安静,静谧,清新,高远,圆满。此刻,多少人们,在祖国的巢中享受的团聚和天伦之乐,这样的夜色,这样的月光,这样的鸟巢,应该说是北京最富有代表性的。

我独自徘徊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一次次激动地按下快门,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内心里,在我的人生里,留下些许美好瞬间和回忆。多少次,我留恋于鸟巢前的荷塘边,往返于鸟巢后的长桥上,河流边,灯火璀璨处,是我梦的家园,这是北京最富有诗意的、最浪漫而美好的夜晚……

我一向不喜欢烦嚣的去处,喜欢安静、自然的地方,也许,每一个人的心灵,都需要回归,需要寻找那些能给自己生命带来安静和沉思的家园。因此,我也选择了去颐和园,去恭王府。这两个曾经作为中国最大腐败的皇家场所,如今成为寻常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对恭王府的印象很深,这首先缘于和珅。到恭王府的人们,一是为了亲眼目睹一些昔日中国最大的贪官的气派,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去沾一沾这里的福气。

位于什刹海附近的恭王府素有“万福园”的美誉,什么蝠池、蝠厅、福字碑,一个福字道出了富与贵的真谛。听说康熙只留下三个大字,一个是故宫太和殿内的‘无为’二字,另一个就是和珅府里的这个‘福’字。

当年康熙为老母亲的生日写下这个大大的福字时,深感惊讶,因为福蕴涵着才、子、寿、田等老百姓常求而不达的东西,整个一个福字就表达了国人对多子、多财、多寿、多福气的祈求。而后来康熙考虑到这个写绝了的福字无法再次写出,便用剑刻的方法刻在一个长石上,摆在了皇家大院内。

聪明的和珅为避免皇家人把这块宝夺回去,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先是用座假山把石压在下面,并在山上放置三块象征双龙戏珠的大石头,最后还在福字外围弄了一个大大的寿字,这样皇家人即使想取走也只能望福兴叹了,毕竟谁都不敢用江山和寿运来换取一个福字。因此,这个福字得以一直留在这里。”

从恭王府出来,从心里觉得这个八面玲珑、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的大贪官的结局太可惜了,正是乾隆的骄奢淫逸和好事铺张害了和珅,常言说得好,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人生不能苛求太多。但愿,当今的官员们,在去过恭王府之后,能得到这样的启示。

之后,去了圆明园。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去了北京,去圆明园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子女们真正了解一下,在这些残墙破壁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一段悲惨的历史,然后看一看,我们的祖国,是怎样一步步崛起和强大的。

我喜欢清华大学校园,因此,每次去北京,我都会去那里转一转,每次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荷塘月色。不仅因为,在我的骨子里,已经完全浸染上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情怀,而且是因为,我真的喜欢那里,从那一片片清水荷花中,我方能感受到作为身处一座大都市里的自己的那种超然,在这里,你的身心会自然脱俗;在这里,你的心灵会悠然自得;这里,你的灵魂会纯净剔透,仿佛真的会被镀上一层皎洁的月光。

只是,去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荷塘的荷叶开始枯黄,池水是蔚蓝色的,阳光投射过来,逆光中,这些一度镀上月色的荷叶,有的显然已经枯败,但大多的叶子正处于生命最后辉煌的时刻,灿然而带有一种尊贵的色彩。

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样的一个荷塘月色,是秋天,夏花过后的繁荣景象,大片大片的荷叶上镀上了一层金色,让人想到生命的辉煌和华丽……

于是,我把我的心丢在了北京,那里有我生命的最爱,那里有我依恋的家园,那里,也有心灵的归处,我把我的灵魂遗忘在荷塘月色之中了……

我喜欢上了北京,不仅是因为我的爱人在北京,我在北京有一个幸福的家。也是因为,我真的爱上了北京!

 

                                         2009.10.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富丽堂皇的国家大剧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披上节日盛装的天安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节日的万寿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颐和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前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圆明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楼下的夜色很美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休闲的恋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建筑上的王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水立方变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五环变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夜晚的鸟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夜晚的水立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鸟巢的月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华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建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游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灯白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喜庆红灯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夜晚的建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锣鼓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房檐上的动物造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城墙迷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游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新堤柳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颐和园石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清华校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清华校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荷塘月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残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残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公园里拉琴的老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节日里的儿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京城“格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北京的糖葫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等待钻胡同的车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外逛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