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鸡鸣岛茫着出海海鸥林间摄影文化 |
分类: 散文/摄影 |
这个夏天,去鸡鸣岛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因为,在那里,你可以得到身心完全的放松,仿佛感觉,海水的蓝,和生命的黑,会被整个夏天稀释,因此,我们总也无法拒绝回归自然的乐趣。
喜欢上鸡鸣岛,始于钓鱼,我曾经有过20多年的钓令,因此,我义无反顾地热爱上了这片大海,爱上了这很少有人光顾的孤岛,这里纯朴的渔民,古老的风俗,舢板,海鸥和那些给我带了手感和收获的快乐的鱼们。
后来,热爱上了摄影,就放弃了钓鱼,但唯有,大海和鸡鸣岛始终是我向往的地方。
这个夏天似乎来的太慢,或许,是我太急于去过那种悠哉自在的渔民生活,以至于,当朋友约我前往的时候,我一口便答应了下来。
又见到了年近七旬的老渔民,人称“师长”,几年的海岛生活,让我们自然地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老人孤独一人,爱吃肉和土豆,喝了一辈子白酒,因此,每次去,见到我们给他带来的这些礼物,他都会很开心。
在威海荣成市,鸡鸣岛是一个很古老的小岛,至今保留着早进晚出的班船制度,对于进出岛的人们和游客,都是免费的,曾经也有人想开放此岛开发旅游,都被岛上的渔民拒绝了。所以,如今的鸡鸣岛已经成一一方令人向往的净土。
下了班船,老人早就把舢板停靠在码头上,我们同行三人换了船,径直和老渔民开足马力奔向大海……
海鸥惊起。翩飞。鸣叫。荣成人称之为海猫子,因为其叫声酷似猫声。
远远地,看到几只海鸥站在礁石上,十分静美,突然发现一只白鹭和一只海鸥站在一块礁石上,凝视着远方,我急忙掏出相机,留下了这静美的瞬间。
本来进岛是为了拍些海鸥,但看到的和飞翔的海鸥却很少,不免有些失望。老人说,现在是海鸥繁殖季节,大多海鸥都飞到不远的海驴岛繁殖后代了。而朋友却经常和老人一起出海,他打趣道,拍不到海鸥,就感受一次出海的经历吧。
是拔笼。就是提前将带有鱼饵的笼子一个个放到海底,第二天再收起来,里面会关进很多螃蟹、黑鱼、黄鱼、海参……
大约行驶了半小时,远远地看到海面上有个小旗和浮子,老人对我朋友说,看好了:茫着。朋友嗯地答应了一声,到了目的地,用捞子一下子就准确地把那个小旗捞了上来,老人道,这个叫茫着,是放笼子的标记,这是一个一米多的小旗,下面绑着几个浮子和铁坠,放在水里,就会浮在水面,渔民就是凭借它寻找方位。
我这才想起,在荣成的方言里,看看被说成“茫茫”(谐音),比如,今天到海里去茫茫放的笼子里面有没有石夹(赤爪)红(螃蟹的一种)。这茫着,是渔民自己的发明。
笼子一个个被打捞出来,里面偶尔有些黑鱼,螃蟹,每一个茫着下面带有30左右个笼子,海流很大,如果不是凭借马达逆流的行驶,很难把这些笼子从十几米的水下拔起。
笼子共放了三个地点。第一个全部收完,收获不是很多,有几斤蟹子,几斤鱼,还有一个大海参,一个海胆。同行的另一个朋友说,现在什么也不容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时代也许很快就要过去了。
笼子里却又很多海盘,五角的那种,甚是漂亮,老人一个个放进海里,我很不理解,如果不把它们晒干,放进大海,那么下次它们依然会钻进你的笼子里,老人却一笑,再往后,也许这样的海盘也不多了。
这会精力全在收笼子上了,竟然忘记了海鸥。突然,几只海鸥从头顶掠过,我很惊奇,怎么刚才一只也没有,现在突然出现了很多海鸥呢?老人笑道,海鸥有跟船的习惯,在远洋的船只上,它们经常在船帆上歇息,在近海,是因为,船只经过后面总会有些废弃物,成为它们的美餐。
我于是大受启发,那么,如果我们喂食它们呢?
老人道:你试试。也许你会最近距离地拍海鸥了。
我让朋友把那些鱼剖开,把剩下的鱼肠扔进海里,奇迹出现了,天空上突然飞来十几只海鸥,闪电般地冲刺下来,以至于我用连拍都拍不急。
拍的多了,也就有了经验,我让朋友把诱饵扔到3-4米外的海里,我把镜头对准鱼饵落水的地方,果然,一只只海鸥就径直俯冲进水,或直接捕捉,或互相争斗,真的是美不可言。
从来不知道,这些机警的海鸥可以这样拍,以前几个老师拍天鹅称守拍,那我就称这样的拍海鸥是诱拍了。很多精彩的瞬间,不是常人能见也。
这样的拍摄经历,比起出海,对我而言,更加刺激,为此,我收获了几张很难得的海鸥捕捉的精彩镜头。
路过一个海上漂浮着的小木房的时候,远远地一个人向我们喊道:德华大叔,今天收获不小吧,今天的活鱼好行情呵!是个收鱼的贩子,老人摆摆手,今天一条也不卖,家里有客人呢!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渔民家中,自己动手,把收获到的大约四五斤蟹子和四五斤鱼,全部倒进锅里,那只大海参,老人也没舍得卖,我把那只海胆去了皮,掏出金灿灿的籽子,做了一大碗美美的海参海胆汤。
返回的时候,在等船的码头上,我又诱拍了很多海鸥……
回到家中,几天来,躺在床上,总感觉身体一直在摇晃,出海的经历和诱拍海鸥的惊喜,一直伴着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老渔民和他的茫着。
有时候,我总想,在茫茫的人海里,那个老渔民,不正是一个执着而耀眼的茫着吗?
他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从他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200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