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2007-10-05 01:52:08)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当富商和权贵们热衷于周游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平民百姓,为了生活而只能奔波在神州大地上。在工作之时,我也行走了一些地方,没有跟随旅游团,也没有导游的解说,花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凭着自己的搜索了解,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2007年的国庆期间,我又到了韶关,所走的范围很小,但是觉得时空的变幻却很大,为何如此说呢?
    首先是“韶关”之名让我们有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来到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听到舜帝南巡在奏的“韶乐”,“韶乐”究竟美妙在哪里?我知道孔子有听了“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的说法,还有孔子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造访苌弘,求教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孔子在请教苌弘(苌弘,字叙,古资中县(现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人,公元前(575-492年)。据《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又据,《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韶乐与武乐异同后最后问苌弘道:武乐与韶乐孰为轩轾?苌弘道:武乐为周武王之乐名,韶乐为虞舜之乐名,若以二者之功业论,舜是继尧之后治理天下,武王伐纣以救万民,皆功昭日月,无分轩轾。然则就乐论乐,韶乐之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之声容虽美,曲调节器却隐含晦涩,稍逊于韶乐。故尔武乐尽美而不尽善,唯韶乐可称尽善尽美矣!
    而我们中国以韶为名又有名的只有两处:一是韶山;再一就是韶关了。能与尽善尽美的“韶乐”有关,并成为地名,一定是有它的来头呀!
    还有,学生时代的历史课上,“马坝人的故乡”也是有所向往的,尽管那13万年前的马坝人遗址“狮子岩”我至今还没有去过,但这些故事就足够我们回味再三的了。
    其次是“三风三楼”之来历就让我们有神交古人的感触。在韶关的介绍网页上,有“三风三楼”之说,即:即风烈路风烈楼、风度路风度楼、风采路风采楼。风烈楼,因为筑马路时楼底太窄,交通不便,将之拆去,风度楼为纪念张九龄而建造起来,楼址在风度路与风采路交汇的十字路面上,抗日战争前重修,抗战中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成残柱断壁,后来因扩建马路而拆毁,现只存“风度”地名,有张九龄墓在曲江马坝,并有张九龄纪念馆;风采楼为纪念余靖而建,风采楼深受韶关人民喜爱,是韶关市标志性建筑,是韶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风采楼座落在韶关市区风采路,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朝蔡襄(字君谟)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蔡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于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现已成为韶关市博物馆。
 
    而风度路,现在成为了韶关的一条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在这条街的南端入口处,我拍到了这样一张照片: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这辆号称“中国第一汽车”的就是1956年7月13日,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我国自行制造的“解放”牌汽车,它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个品牌。现在,它被精明的商家改造利用,变成了一个商亭,既有历史自豪感,更有商业价值观。

看来张九龄“匡时济世”的抱负,还是被韶关人发扬光大了呢!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然而,也让我感到心有所痛的是,在风采楼边的曲江园诗碑廊里,不和谐的实情也在发生,希望我们的官员们,也能以张九龄的“苍生所望为己任”,切实解决好苍生的生活必需,因为“自古南天第一人”正张开双眼,看着这一切呀!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三江六岸,风景优美,如诗如画,被水分隔,再被长桥相连。看得见的工程固然是政绩的极好见证,但感受到的民心真正才是政通人和的最佳体现,我想,当一切真正如五千年的“韶乐”尽善尽美时,“南天第一人”才会感到后有来者,那他那威严的面容也许就会是舒心的微笑了。

 

韶关的风度、风采与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