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小站练兵园
提起天津的津南区小站,大家一定会想到小站稻,其实这个距咸水沽10公里的小镇在中国近代史曾有辉煌的时期和特殊的地位。这里曾是历史上小站练兵时期的“新军”讲武堂所在地,小站还是历代兵家屯兵及防御之地。据史料记载,小站是清末时期中国先进军事基地和北洋军阀的诞生地。

公元1875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调遣淮军著名将领周盛传率领部队移屯在今天小站北侧的潦水套,设“亲军营”开始小站练兵,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五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小站也因此而得名。后来胡燏棻、袁世凯、张之洞都曾在小站练兵。直至1920年,段祺瑞在小站训练的振武军被遣散为止,小站练兵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小站练兵不仅建立了由近代军制和装备编制的新建陆军,为中国近代军队的发展开了先河,而且由此产生了北洋政府,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恢复建设天津小站练兵园,是天津市“近代中国看天津”项目之一。建设规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除兴建了城墙、讲武堂、军事博物馆、新军督练处外,还建设了袁世凯行辕、行营买卖街等。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以历史展示和情绪体验为互动性的核心功能,兼具教育、休闲、购物、会议功能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
练兵园的设计独具匠心,一座环形城的设计,城墙的下部是展览史馆。
小站练兵完全仿效德国的军制,一共分为四个兵种:步、炮、工、骑,即步兵、炮兵、工兵、骑兵四个兵种。这个新建陆军的武器也完全是引进德国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使用新式武器,必然改用“洋法”练兵。袁世凯成立了教习处,聘请了20多名德国军官,充当新建陆军的教官,并制定了一整套训练计划和严格的军纪军规,奖罚分明。
训练新军和统领旧军不可同日而语,袁世凯急需的是一批军事人才,因此他除了搜罗和招揽了一批亲朋好友,门生故旧外,也从各地以及北洋武备学堂的学生中选拔和物色了一批人作为了他的各级官佐,后来北洋集团的重要人物如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此时大多都已聚集在袁世凯的麾下。
袁世凯不仅注重用人,同时还有其独特的治军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