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纳西古乐

(2007-08-06 18:25:42)
标签:

云南

丽江

丽水

金沙

纳西

古乐

分类: 我影世界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纳西古乐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wbr> <wbr>纳西古乐 

     

     当你沿着千年茶马古道走进丽江,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国,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情致,高原雪山的肃穆,带着大自然的轻柔之风,拂扫俗世竞逐的风尘,慰藉人类疲惫的心灵。

    身处丽江的夜晚,山地民族以特有的宁静与祥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轻歌曼舞,一种天人合一。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wbr> <wbr>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wbr> <wbr>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分两个部份

 

一是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其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wbr> <wbr>纳西古乐

 

    二是丽江洞经古乐,它是中原道教与纳西族民间音乐相溶合的奇异乐种。历史悠久,在丽江纳西族民间中广为流传。它奇迹般保存了部分中原地区早以失传的唐,宋,元时期的词,曲牌音乐。

 

 云南印象--可以听的化石 <wbr> <wbr>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演奏者多为年老艺人,乐器也很古老。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