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影世界 |

要是说最有名和普及最广的面,那兰州拉面无疑是天下第一。中国之大,风俗各异,口味千差万别,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几乎都能够找到兰州拉面的面馆。
牛肉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唐代回族民众的创造。依照传统,牛肉面馆大部分仍由回民经营,所以现在的牛肉面馆名称大部分都以“马姓开头。牛肉面与回族人的饮食紧紧聠系在一起,可以说,判断一家面馆的传劣,是否是回族人的馆子是个很重要的标准。
兰州拉面的历史已经有85年,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当时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大家都喜欢他的牛肉面,他突出一个清字。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马保子经营到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店免费一碗汤,正宗必有汤赠,那牛羊肝的汤是明目的,西域人多目光如炬,显然与喝此汤有关;二看牛肉拉面的汤是否清,汤浊就不是正宗了 .
这是我在一次农村大集市上拍到的兰州拉面,露天的条件,简陋的制作设备,有清汤、加牛肉,大碗、小碗等多种选择,价格在三到五元一碗不等,拉面价格实惠、热乎,是老百姓的最佳之选。

兰州拉面,很讲究技巧和配方,面筋老了不行,嫩了不行,老了容易拉断,嫩了又拉不起来。拉是制作的最关键,和面-揉面-拉面是一个十分烦琐地过程。拉面的过程也很具欣赏价值,厨师把面团先揉成球状,再揉成麻绳状,一折、二折、三折......,最后连续在案板“梆梆”两声,粗麻绳般的面团已成了筷子粗的面条了。
面条下入沸腾的开水锅中,几分钟就熟,浇上精心熬制的牛肉卤汤,一碗热腾腾的兰州牛肉拉面就完成了。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前一篇:书法习作--诗一首
后一篇:民俗摄影--山东大煎饼(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