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会堂视界
会堂视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67
  • 关注人气:11,5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8幅

(2006-10-16 20:08:16)
标签:

福陵

陵寝

孝慈高皇后

东陵公园

努尔哈赤

沈阳

分类: 我影世界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沈阳清 “福陵” 又称东陵公园,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

       福陵始建于公元1629(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目前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陵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
    一、大红门外区:从大红门往南至浑河北岸。东西设有下马碑四座,*近大红门附近,设有石下马牌坊两座,华表两座,石狮一对。早年此处还有红楼一座,今已不存。石下马牌坊前有一条东西通道,是行人东西往来的道路。

   二、神道区:进入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石铺甬道叫做“神道”,垂直北上。神道正中与红门相对的这条道叫“神路”,一切建筑皆以轴线左右对称布局排列,其两侧的设有擎天柱、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象生等分立于苍松翠柏之间。

   三、方城、宝城区:这部分建筑是福陵整体建筑的核心,从隆思门到宝城其中有隆思殿、东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门、石祭台、明楼、月牙城、宝城等建筑群。居方城中央的隆思殿是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东配殿是存祝版和制帛的地方;西配殿是喇嘛们诵经作法超度亡灵的“道场”;月牙城它形如一弯新月,故而得名,它是清代陵寝的一大特点;宝城中间是一座高大的圆丘叫宝鼎,它是福陵的心脏,大清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即长眠于此。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走进沈阳清代陵寝之福陵(沈阳清东陵) <wbr> <wbr>8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