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说实际利用外资

(2023-12-27 22:06:48)
分类: 经济发展

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波动怎么看

商务部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同比下降10.0%。今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由增转降,客观看待外资规模的波动科学研判中国市场吸引外资优势是积极应对、正确抉择的必然首选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跨国投资低迷,中国引资规模仍处历史高位

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让吸引外资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外需不振成为共性原因。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显示,受俄乌冲突、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债务压力攀升、金融领域动荡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不振。202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2.4%,2023年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二是地缘政治风险逼仄个性发展空间。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的影响不容小觑。美国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限制美公司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对华投资;在美游说下,欧盟发布《经济安全战略》,日本出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相继加严对外投资审查,严防关键领域资本、技术、知识产权外流……当前,一些国家不顾经济规律强行推动“脱钩断链”,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大力度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去年1至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1560.9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1至11月吸引外资规模虽然出现同比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从引资结构看,中国已成为检验和磨砺企业竞争力的舞台

将时间跨度拉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随着外资规模增长至高位,外资增速逐步放缓。

列举了一组数据:2000年之前,中国外资规模年均增幅超过20%;2000年至2010年,增速依然较快,但随着基数增大,年均增幅已放缓至10%左右;2011年至2022年,基本进入了平缓增长的时期,年均增速只有3.9%。

值得注意的是,吸引外资增速放缓的背后,引资结构在发生质的提升。今年前11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资3866.5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2%,较2022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

 

近年来,韩国三星电子陆续关闭在华手机、电脑、电视工厂,将产能转向越南、印度等国,同时加快芯片、OLED显示屏、新能源电池等高技术产业在华布局,高技术产业占其在华总投资比重由50%提高到80%。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要素禀赋变化的结果,是符合规律的正常行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出于风险考量,投资决策可能会很慎重。但有实力的企业,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华晨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主体完工,施耐德电气在北京设立AI创新实验室……今年以来,仍然有不少外资企业加码在华投资,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

近年来,一系列稳外资政策相继出台,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连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持续扩大服务业开放;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增条目数量达到历年新高,增加多条高技术制造业条目;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检验和磨砺企业竞争力的舞台。

从更大范围来看,今年前11个月,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3.9%、93.2%、34.1%、23.3%、14.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今年以来,多家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并表示:“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