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人民日报系列谈
(2022-04-18 21:03:20)分类: 官德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人民日报系列谈
既要做显功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仲 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显功看得见、摸得着,折射雷厉作风;潜功不显山、不露水但关涉长远,甚至决定事业兴衰成败。显功与潜功辩证统一,标注新时代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行动遵循。
做显功、出显绩,是善抓落实、务求实效的体现。比如民生工作,要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所以必须逐一解决好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又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强化显政,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显功、显政、显绩彰显决心、传递信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改善。
领域各不相同,分工千差万别,任务难易悬殊,这些都决定了,有些工作并不显山露水,有些政绩并非一目了然。做潜功、求潜绩,有助于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发展、长足进步。实际工作中,许多事情都需要扎扎实实、稳步有序推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行稳致远。越是长久基业、长远大计,越离不开甘坐冷板凳、甘吃清苦饭的默默付出,越呼唤一批接一批“栽树人”“挖井人”“拓荒人”前赴后继。
其实,“潜”与“显”相辅相成,“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河北塞罕坝林场、重庆下庄绝壁天路、贵州团结村大发渠,“嫦娥”“北斗”“天和”等重大科技成果,皆是长期累积潜绩的结果。显绩的光彩夺目离不开潜绩的牢固支撑。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建设廉洁政治,一方面要坚持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以正风反腐成效取信于民,另一方面也要补信念之钙、铸党性之魂、强健制度筋骨。显功与潜功互为补充,只有双管齐下、两手齐抓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但现实中也有一些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重显绩轻潜绩、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重上级评价轻群众感受。一些所谓政绩虽然“引人瞩目”,问题也显而易见:刻意追求短期经济增速,盲目搞工程、上项目,必会影响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过分推崇楼宇高耸、街道美观,就可能忽视棚户区里的坑洼路等“隐藏”民生;一味片面推动农民“进城”“上楼”,城镇化指标好看了,就业、社保等民生事项却没有及时跟进……为政者务须克服政绩速成心态,摆脱个人主义纠缠,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
如何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需要用好考核的指挥棒。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注重考核时间短、见效快、容易显山露水的显绩,也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但又一时难以见效的潜绩,特别是注重了解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感受和评价,有助于从制度上防止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
无论显绩还是潜绩,政绩都是为民的。放到重要岗位上“淬火”与撒到基层“墩苗”,并没有本质区别,到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就无愧为共产党员、无悔于新时代。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民论坛)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仲 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5日
“一定要让这片土地长出金子来”。自2015年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华阳村四任第一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整治村容村貌,完善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终于让偏远山村换新颜、百姓齐脱贫。在我国广袤农村大地上,无数党员、干部接力谋脱贫、促振兴,描绘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图景,刻写下新时代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从严治党纠治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到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再到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作,有力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担当,为全党树立起正确政绩观的鲜明标杆。
从思想境界看,正确政绩观要求跳出个人利益考量。老英雄张富清,从部队转业后就像一块砖,哪里有党的事业需要就往哪里搬,从粮食局到三胡区,从卯洞公社到外贸局,最后再到建设银行,不求显赫、不为功名,踏踏实实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功成不必在我,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对的,但不能为了出政绩都要自己另搞一套。正确政绩观意味着,胸中要有大局,眼中要有大我,看淡个人名与利,不因付出索回报,不为闻达而钻营。
从个体价值看,正确政绩观要求履行好个人责任。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需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积极作为、正确作为。干部就要有担当,“芝麻官”照样有“千钧担”。凡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不管能不能在自己手中开花结果,都要积极地做、科学地做。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不管能不能在自己任期内出成绩,都毫不动摇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
从历史耐心看,正确政绩观意味着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抓未成之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无论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是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很多事业的推进都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谋划长远、干在当下。共产党人抓任何工作,都要有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定力。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折射新时代共产党人志在千秋伟业的远大追求。当下,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增强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责任感,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历史和人民必将铭记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