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推动人员编制减县补乡

(2022-04-01 15:22:47)
标签:

加强基层编制力量

分类: 社会治理

河南推动人员编制减县补乡——夯实基层力量 提升治理能力(深阅读·改革探索在一线)

《 人民日报 》( 20220401日    04 版)

  

核心阅读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财政保障能力,管住管好用活机构编制,严控总量、统筹使用,科学增减,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近年来,河南省探索实施人员编制“减县补乡”,推动干部带着编制下沉基层工作,在编制总量不增的前提下,存量编制和人力资源得以盘活,基层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近年来,河南省乡镇(街道)基层治理过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凸显。与此同时,随着河南省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部分事业单位在行政职能剥离后,存在一定的人员冗余。针对基层“有事无人干”和部分县直事业单位“有人无事干”的问题,2019年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的意见》,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充实加强乡镇和街道工作力量,采取“减县补乡”的办法,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和街道倾斜。

  

因地制宜 创新管理

  “减县补乡”,编制怎么流动?河南的答案很明确:把握实际需求,分类下沉编制。河南省委根据乡镇和街道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管理任务、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等,明确下沉编制的数量。编制下沉后,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逐步将人员下沉到基层。

  “我们对洛阳市各区县编制需求进行调研,向经济发达镇、省级重点示范镇等管理任务较重且编制紧缺的乡镇重点倾斜。“各区县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区县实际制定政策,严格把关报名、笔试、面试、选岗、聘用等各个环节。”

  编制“流”起来,人员“动”起来。

  2019年,洛阳市汝阳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动人员编制“减县补乡”。为鼓励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干部的积极性,这部分人员经考核下沉到乡镇工作后,不设试用期,可直接办理编制调动手续。

  过去都讲编制调动难,没想到,编制划转这么快。除了“自上而下”,编制下沉也打通了区域壁垒。

  洛阳市伊滨经开区管委会编制体量小,人手不够。洛阳市委编办统筹协调,通过选聘的形式,先后从偃师区划转两批共200名人员下沉到伊滨经开区的乡镇,实现区域间编制横向流动。

目前,河南省“减县补乡”还在不断探索。“‘减县补乡’不应局限于下沉编制和人员,在领导职数问题上也要积极探索,给予基层干部相应的上升空间和渠道。”

 

  保障待遇 激励作为工资有了保障,单位提供了宿舍,每个月还有下乡补助。成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人员后,工作更有劲头。在办事中锻炼,在干事中成长。河南省委编办主要负责人表示,“减县补乡”有效破解了干部“身份转变”的壁垒,为下沉干部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履职尽责的本领得以加强,很多已经成长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挖掘潜能 提高效能人员下沉,带来基层治理的精细化。街道办负责的工作千头万绪。过去,基层干部常常身兼数职。改革带来的变化,最直观的体会是,细微工作落到了实处!干实事的人多了,基层治理效果能不好吗?干部下沉,社区的‘针线活’有更多人干了!“减县补乡”改革落地以来,河南全省156个县(市、区)向乡镇(街道)共下沉编制33699名,平均每个乡镇(街道)增加编制15名左右。“‘减县补乡’给予的政策倾斜,不仅解决了基层乡镇的人员需求,也解决了部分市直部门‘自我瘦身’的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