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灯塔企业的启示

(2021-03-22 19:32:10)
标签:

时评

分类: 经济发展

全球69家“灯塔工厂”,青岛独占两席

 

在人类航海史上,灯塔展现出巨大的引航价值而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制造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灯塔工厂”成为引航者。

315日下午,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全球灯塔网络”迎来15家新成员,具有118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成功入选,成为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至此,全球“灯塔工厂”历经6次评选,总计69家工厂入选,中国“灯塔工厂”增至21家,是全球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

对青岛而言,这也是继海尔中央空调智能互联工厂之后本土第二家“灯塔工厂”。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征程上,一个以超越其年龄的魄力和活力勇当引航者的青岛啤酒,与青岛这座城市共同加速奔跑。

 

独一无二的全球“引领性”

2018年起,世界经济论坛联合麦肯锡从全球上千家工厂中评选认证具有表率意义“灯塔工厂”,至今仅有69家工厂获得此项殊荣。纵观全球“灯塔工厂”,既有海尔、西门子、施耐德、博世为代表的制造业巨头,也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大咖,它们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路者,也是数字化制造的标杆。

此次青岛啤酒与博世、惠普、强生、宝洁、西门子、富士康等公司一道入选,取决于几大独一无二的全球“引领性”。

在此之前,全球“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电子电器、生物医疗、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青岛啤酒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不仅解决了行业生产周期长、生产预测难等痛点,更填补了啤酒饮料行业的空白,具备了行业引领性。

再者,全球“灯塔工厂”多数都属于年轻的新建工厂,从规划设计建设开始就广泛布局最新技术。青岛啤酒则是在一家118年来不间断生产经营的老厂基础上,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对传统制造业转型更有推广复制的现实意义。

同时,其融合了先进制造与工业旅游元素。游客沿着“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参观路线,可以近距离感受“灯塔工厂”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

世界经济论坛评价认为:鉴于消费者日益需要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啤酒产品,拥有118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在价值链上重新部署了智能化数字技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将客户订单的交付时间和新产品开发时间降低了50%。定制化啤酒的份额和营收分别增加了33%14%

 

不只是工厂,更是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下的个性化云定制、基于消费者价值挖掘的“三解码”产品研发模式、端到端满足客户需求的计划管理模式、柔性化智能化的拉动式生产、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质量管理体系五个方面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和颠覆力,这是青岛啤酒入围“全球灯塔网络”的主要原因。

其中的个性化云定制,既要满足个性化需要,又要获得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一直是困扰行业的突出难点。早在2017年,青岛啤酒就率先推出定制产品,最开始是3000箱的“企业规模定制”。彼时,传统生产线应对这样的个性化订单,需要停机切换来实现不同批次生产,每次至少间隔半个小时,最快交付周期也要45天。而现在基于“灯塔工厂”,个人消费者15箱即可定制,周期也缩短到20天。

这是如何做到的?“灯塔工厂”的独到之处在于将个性化定制嵌入大规模生产,即在每小时生产6万至8万罐啤酒的流水化生产线上,实现大批量生产、大批量定制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三种生产模式,同时生产20个品种彼此互不影响。常规产品与定制产品生产不再需要频繁切换,而是通过智能分拣系统快速识别每一个罐上的二维码,准确分拣出数量少到可能只有一罐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更重要的是,青岛啤酒不仅仅打造了一家“灯塔工厂”,更重构了一个完整的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生态。

以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为核心,用户、研发、制造、供应商和销售终端都被连接成一张互联互通的“网”,为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而辐射影响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和制造工厂。这与世界经济论坛倡导“灯塔工厂”的初衷相契合。

以上游制罐厂的数据打通为例,当青啤接到线上订单,制罐厂可以同步接收,完成个性化印制后,易拉罐不用二次复检直接进入青啤灌装车间,效率比之前提升了5-10倍,降低了个性化定制的成本。

 

点亮更多的“灯塔”

“灯塔工厂”是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标杆。青岛要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占领制高点,站上全国城市前排,也需要更多龙头企业站出来扮演“灯塔”的角色。

当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宁波在内,不少城市已经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抓手。这也意味着,“领先半个身位”的青岛将在工业互联网赛道迎来更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相比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千行百业、千企千面,涉及的产业链更长,应用广度和深度更高,几乎所有垂直行业都有重做和升级一遍的机会。除了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面向多个行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和一站式解决方案,具备一定实力与行业资源的企业也应当搭建起各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的样板,探索出实体经济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青啤正在打造的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如此,迈出这一步既是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国家和城市战略同频共振的必然。

在国家层面,垂直行业、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然被高度重视。根据工信部今年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重点行业,打造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

在青岛,去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也提出,在卡奥斯超级平台之外,青岛还要打造10个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让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在青岛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千亿级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

青岛啤酒董事长黄克兴表示:“推进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建设,既是企业勇立潮头,率先落实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责任担当,也是传统制造业提质增速,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未来,青啤集团将与城市一道加速奔跑,为青岛的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贡献青啤力量。”

当越来越多的“灯塔工厂”点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就预示着工业互联网未来已来。这是更多“青啤们”的机会,也是青岛的机会。

 

 

用好“灯塔工厂”的“灯塔效应”

陈立民

 

近日,2021年度全球首批15家“灯塔工厂”名单公布,苏州昆山纬创集团成功入选。自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启动全球“灯塔工厂”网络项目评选至今,共选出69座“灯塔工厂”,中国有21家企业入选。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不断拥抱新技术、推进数字化的生动写照。

在大海上,灯塔是船舶航行的“指路明灯”;在企业里,“灯塔工厂”是能够提供指导性范例的引路者。之所以被视为“灯塔”,是因为它们在大规模应用新技术方面走在前沿,是智能制造的标杆和先行者;是因为它们将数字化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在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等方面有着具体运用和实质性创新;更因为它们所探索的将“制造”提升至“智造”的共性规律,可以为其他制造企业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制造业,应该何去何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灯塔工厂”带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拥抱数字化。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就曾说过,“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8%13%的利润率,‘灯塔工厂’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运营指标平均提升了50%60%。”苏州昆山纬创集团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柔性自动化技术,将生产成本降低了26%,能源消耗减少了49%。我省去年入选“灯塔工厂”的上汽大通南京C2B工厂,通过自主开发的“蜘蛛智选”智能选配器,能够准确响应用户定制的全过程、个性化需求。这些“灯塔工厂”用事实证明,“数字化”的种子可以在不同领域生根发芽,也可以在生产制造的多流程、多工序、多环节开花结果。

数字化转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抓手,加快数字化赋能,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选项”。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数字化概念并不“感冒”,更多企业则面临“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的困境。比如,有的盲目跟风、脱离实际,转型成果不显著;有的缺乏前瞻性规划,也没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人才做支撑;有的过度依赖传统生产方式,没有形成数字化思维和理念,导致数字化难以真正融入生产。“灯塔工厂”的一些实际经验,比如如何降低数字化成本,如何进行柔性化改造,如何提升技术适配性,如何从数字化中挖掘新的价值等,对这些处在困境的企业来说,很有现实参考意义。

如何用好“灯塔工厂”的“灯塔效应”?从企业自身而言,以“灯塔工厂”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企业,将其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能力,开放给上中下游的一些企业和制造工厂,既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门槛,也推动了整体产业智能化进程。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整条产业链都将从中获益。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作为,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成长壮大。期待这些“灯塔工厂”,能够更好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也期待更多的“灯塔工厂”能被点亮,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注入更多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