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915.核电站幽灵

(2024-07-26 03:30:43)

4915.核电站幽灵

2024.7.25

说到核电站就会想到核材料(铀235、钚239)与核材料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阿尔法粒子、正负电子(贝塔射线)和中子。

235、钚239都是内地核元素,很可能是现在地球核心的元素,质量最高、能量最大,其中铀235还是其后所有元素的周期性内核,钚239只是铀235表层多了一个阿尔法粒子,也就是氦4架构。

235是五层结构,下面是钕核,表层有32个质子、中子对,具体结构需要计算才能知道(不同同位素内核表层结构略有不同)。整个原子由92个质子、143个中子组成,架构可能有51个(原子量235-184=51个多出来的中子构成架构),4”架构可能有20个(92-51=41个质子除以2约等于204”架构),架构1个。每层结构要逐一分析,架构可能增加。

核裂变可能从表层的氚架构开始,逐层进行。如果氦4粒子保持完整,做功的只有“氚”架构中的质子,一个铀235原子最多只有51-52个质子裂变为巨光子,释放出102-103个中子,成为中子射线,再释放出306-309个正负电子,成为贝塔射线,加上20个阿尔法粒子,成为核电站的放射性幽灵。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需要防护的主要是贝塔射线和中子射线,贝塔射线来自中子衰变。阿尔法射线的穿透力极差,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会产生惰性气体堆积。

如果中子转化为氢气而不加以利用,我们就只受其害,而损失了裂变质子两倍的能量,是否可惜?

核电站放射性是受到屏蔽的,中子转化的氢气不会轻易外泄,增加一个燃气锅炉就可以利用,何乐而不为之?

核电站事故频频发生的氢气爆炸是如何发生的呢?是否停电氢气不能外排和利用惹的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