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31.化学元素不同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的思考

(2022-09-01 04:43:53)

4631.化学元素不同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的思考

2022.9.1

化学元素拥有不同的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种类,体现了它们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原子、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分析《元素周期表》,绝大部分都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集中在右上角,并且有递减的趋势。结构完整的p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结构相对完整的p区其它元素,囊括了全部非金属元素。各周期原子量相对较高的元素也集中在p区,衬托了金属元素的“缺陷美”。

化学元素的燃点显示了向光子转化的临界温度;化学元素的熔点显示了同一元素分子结构瓦解的临界温度;化学元素的沸点可能显示了更高的离子化程度;化学元素的放射性种类则显示了它们天然解体的性质和初始部位。

耐人寻味的是s区间的第一个化学元素,也就是过渡区间的初始元素,燃点、熔点、沸点都相对较低,放射性相对较高,显示了稳定性相对较差。

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初始元素前面的都是气体元素,也就是前一周期的完美元素,可能影响了承前启后的稳定性。

第六周期开始,原子中间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结构,打破了不同周期化学元素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的可能性,每一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初始元素相对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并没有增加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出现了熔点递减的趋势和新的f区间(稀土区位),值得深入研究。

一张《元素周期表》我思考了几十年,玩味了几十年,还在逐步深入。如果职业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也能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成果会更为丰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