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07-17 01:53:38)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现代物理关于基本物理作用力相对统一的认识可以归结为四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电磁作用力。前三种可以归结为表象,第四种才是实质。

第四种物理作用力的基础是正负电荷的存在,而正负电荷的存在是宇宙中所有物质形态的基础,电磁作用力才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正负电荷的物理表现还有: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两种情况。前者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

同电相聚是引力的物质基础,相同电荷才能聚集为电子,相同偏电荷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才能聚集为原子,进而聚集为星球,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仅仅同电相聚并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能形成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进而产生电磁作用力。

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并且存在奇正现象,才有核外电子和正反物质两种形态,进而组成星系。星系是光子和原子的扩大形态。

正负电子相遇,并非相互湮灭,而是转化为光子形态。正反物质更不会相互湮灭,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现象,我们才能轻易离开可能是反物质形态的月球。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电子质量;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六个电子质量。正反质子和正反质子、中子对的差别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怎么可能相互湮灭呢?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组合的原子和分子形态,甚至混合组成的星球形态,只有可能的星系形态,不过反映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也可以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这样,我们多了两种物理作用力,并且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去掉似是而非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至少存在以正负电荷的存在为基础的三种基本物理作用力。

我所以建议取消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是因为它们反映的不过是事物的局部表象,而不是原因。核裂变就是对强作用力的否定,弱作用力不过是核裂变的一种形式,而引力的选择性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不是普遍规律就不能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物质星球所以没有反物质现象,可能源于正反物质形态一定范围的相互排斥,黑洞现象和宇宙射线的选择性可能也源于此。

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的形成说明正负电荷也不是绝对的排斥,而是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产生一定范围内的磁场和电磁作用力。原子、星球、星系和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可能都有电磁作用力发挥作用。

任何物理现象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基本物理作用力也是物理现象,离不开宇宙的基本物质形态。从宇宙物质形态的演变过程探索基本物理作用力,才有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