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G概念资料整理

(2006-12-08 18:49:44)
  一、3G 牌照发放时间:预计2007 年中期前应能看到至少一张3G 牌照的正式颁发,TD-SCDMA 将于2007年2 月完成测试,因此如果乐观估计的话,最早的牌照发放时间点预测是2007 年2 月-3 月期间。
  、3G 牌照数量:电信及网通将获得移动牌照是非常明朗的,而联通将会在GSM、CDMA 两网中选择一网升级3G,加上中移动,我们预计中国移动运营市场将会颁发3-4 张移动牌照。
  三,“2006 年中国3G 峰会”召开的第一天就为此次会议奠定了基调——TD-SCDMA成为主旋律,会议安排了TD 产业联盟、TD 系统制造四大成员(中兴、大唐移动、普天、鼎桥)进行主题发言,
3G 发展首先受益的将是系统设备厂商,接着是BOSS 厂商,随后是终端厂商。
   1、运营商:根据诺盛电信的预测,一旦发放3G 牌照,中国市场3G 用户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48%,第三年的3G 用户达到0.842 亿户,这给移动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主要厂商包括中国联通(600050)在内的四大运营商。
   2、系统设备商:3G 将是改变国内外品牌通讯设备厂商竞争格局的最佳时机,其中TD-SCDMA 设备提供厂商主要为大唐、中兴、鼎桥、普天,均以国内厂商为主导;CDMA2000 方面,中兴在CDMA 网络建设前三期中圈占了地盘、积累了丰富的组网经验同时具有本土优势,在市场中的地拉将继续提升;在相对薄弱的3G 领域,随着华为、中兴两国内厂商产品的成熟,也会抢得相当的市场份额。因此,3G 对国内系统设备厂商而言是重大的发展机遇。重点关注中兴通讯(000063)、大唐电信(600198)
   3、终端厂商: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4 亿户,规模巨大,一旦3G 用户规模化启动,3G 手机市场相当巨大。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品牌手机厂商研发能力有限,国外品牌依然将占据主导。国内厂商主要有夏新电子(600057)、波导股份(600130)等。
    4、增值业务商:系统设备投资后,运营商要进行电信增值业务BOSS 投资。相比2G、3G 业务更为复杂丰富,因此,BOSS 在电信投资的比例将会上升。3G会给其带来突发性增长机会。相关公司为亿阳信通(600289)
    5、光通信设备:由于国内骨干网容量仍较充裕,在3G 用户未形成规模以前,光通信需求拉动较为有限。短期无须大幅扩容,长期需求将随着3G用户数的增长而上升。重点关注:长江通信(600345)、烽火通信(600498)、亨通光电(600487)等
    6、芯片厂商:系统、终端设备需求启动将极大地拉动上游芯片的需求容量,但由于国内芯片厂商技术档次普遍偏低,难以分享3G 带来的芯片领域巨额需求。国内芯片厂商主要受益领域在于TD—SCDMA及3G终端卡类芯片。主要厂商大唐电信(600198)旗下的大唐微电子。(600498)以及中兴通讯(000063)。
 四,先期受益。 主要是光纤光缆、光传输设备以及3G 接入设备的制造提供商。这部分公司一般在运营商投资的前期(发牌前或之后不久)就可以兑现部分收益,例如06 年光纤光缆行业的全面复苏、以及光传输设备的销售大幅增长均在此列,同样3G 牌照发放后,先期的基站等接入设备的铺设,同样也使相关的设备制造提供商可以获得实在的收益。先期受益的公司主要包括:亨通光电(600487)、烽火通信(600498)以及中兴通讯(000063)。
  、次先受益。主要是网管软件及配套以及测试设备。这些公司获得3G 分红的时间往往在运营商3G 在重点城市完成部属,网络初具规模,需要对第一批商用客户提供一定质量的服务质量保证,并以此招揽新客户的时间区间。此时运营商需要采购大量的网络管理系统、BOSS 以及计费系统,并需要通过测试设备进一步优化网络,从而节约投资成本并提高网络质量。次先收益的公司主要包括中创信测(600485)、亿阳信通(600289)以及华胜天成(600410)等。
   、中期受益。是在3G 网络运营正常,业务顺利开展,用户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受益的公司,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以及终端厂商。这部分公司在3G 中的收益必须依赖于用户的规模以及用户的质量,因而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后启动的地位。中期收益的公司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等。
                                  12月8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