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证券市场政策的逐步宽松,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以及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等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公布。造就了股票市场资金面上空前繁荣的市场形象。
首先我们简单的剖析一下私募基金产生的市场背景:自1999年9月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并且银行部门同时开展了股票抵押融资业务,加上近几年期货市场极度低迷,大量的资金涌入股票市场。使得股市上资金面异常宽松。这些资金的来源异常广泛,逐渐打破了由投资基金和券商一统天下的格局。充斥在股票市场上。于是,这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本来就不受国家政策制约的民营企业和一些由个人大户联合起来的投资群体纷纷注册和设立投资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和财务顾问公司等等,以这些公司作为通往股票市场的桥梁。一些没有股票操作经验或者没有条件设立投资公司的上市公司也纷纷采取代客理财的方式借鸡下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资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逐渐回笼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被市场人士称之为私募基金。这些私募基金处于半地下状态,不象投资基金和券商一样具备有效的监管体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即使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也往往是根据保护自身的需要制订一些比较粗略相互监督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缺乏防御系统风险的抵抗能力。
小规模的私募基金往往采取跟庄或者做短线庄的操作理念。很有点游击队的味道,常常是打赢便打,打不赢便跑。规模较大的私募基金也有一套自己奉行的投资理念。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设计一套完整的项目方案,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运做思路。完全屏弃公募投资基金和券商的传统的只在二级市场上投资的投资理念!
比如,他们选择一些符合自己标准的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实力,从一级市场上收购国家股和法人股,直接参与到上市公司中来。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用自己的大股东的身份影响和控制上市公司,甚至收购上市公司。这需要资本的投入,也需要管理和技术上的投入。收购和控制上市公司后,不断的积极的利用各种关系寻找一些好的项目去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甚至促使上市公司进行产业转型,改变上市公司的命运。
但有的私募基金实力很大,也很有气魄!他们认为,与其不断的来回换股操作,不断的吸货,拉升,派发,增加运做成本,既费力,又不讨好!何况对于坐庄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派发,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远不是过去年代里那种搏傻行为了。股价有一定的涨幅后,都时刻警惕主力出货,常常弄的主力很被动。在出完货后,帐面赢利和实际赢利悬殊都比较大。甚至遇到市道不好的时候还有可能出现微利或者亏损!不如做一个长线投资。于是,他们就把在二级市场上取得的丰厚利润中的一部分再通过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在保证业绩的同时,又支持二级市场股价。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融资,在一级市场上做项目,做方案,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扩大企业规模。随着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的改善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价就更上一层楼,股价越是上涨,中小投资者越是不敢跟进!越是不敢跟进,股价越是上涨!只到涨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但是随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不断改善,这种高成长性逐步被市场和投资者所认同!无论价格涨到多高,总有一些投资者会抱着不同的理念和思路或者说是处于某种动机买进,其中不乏一些大户、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甚至一些投资基金!由于主力在低位收集了绝大部分的流通筹码,使二级市场上只保留一定意义的流通股份,股价经历成年累月的上涨,涨幅已经巨大,在上涨的过程中,主力只要派发极少一部分筹码筹码就可以收回原来的投资成本!使手中的绝大部分筹码等于白赚,这样在派发的时候就要容易的多,无论什么价位卖出,都是净赚!——这就是一种全新的零成本作战方案!
比如:某股,流通盘3000万,市价15元,总共流通市值4.5亿。主力在此价位吸纳流通股的80%,需要资金4.5亿乘以80%计3.6亿。然后主力把股价做到30元(或者更高)经过10送10的送配方案后,股价除权后还是15元,但是流通盘增加到6000万,市值也增长1倍,即9个亿。然后由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改善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支持股价进一步走高,并填满权,股价再次达到30元区域。这时的流通盘不变,但流通市值已经达到6000万乘以30元既18亿,由于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持,股价再次进行高送配,实行10送10的方案除权,股价再次回到每股15元。流通盘增至1.2亿,然后,公司增长性依旧,股价继续填权,重新站稳30元(或者更高)此时,流通市值已经达到1.2亿乘以30元合计36个亿。其中主力持仓量80%,市值36亿乘以80%合计28.8亿。也就是说,主力由当初投入的3.6亿资金经历过两次除权和填权后市值已经增加到28.8亿。在这个基础上,主力只要抛出手中流通筹码的13%即可收回当初投入的本金。(当然也可以把股价做的更高,反复除权的次数更多,赚的越多,收回成本就越发容易!)那么主力当初投入市场的投资成本仅占到拉升后流通市值的(3.6亿除以36亿等于10%)10%,10%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在主力收回投资成本的过程中,减少10%的流通筹码不要说中小投资者,就是一些专家和其他机构的看盘高手也未必看的出来。剩下白赚了(1.2亿流通筹码,乘以70%等于8400万股股票)8400万股股票。也就是说可以随便的兑现成现金,也可以算是白捡了一个上市公司的!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以上仅是举例,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去阐述一种坐庄方案,在实际的运做过程中,肯定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对市场背景的运用,政策面的把握,和为了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而投入的资金成本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