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et Back to the Store!

(2010-02-19 22:57:00)
标签:

杂谈

    

在做了将近一年的网购小疯子之后,我决定放弃TB啥啥,回归店铺。不仅是因为网上刷起卡来太过潇洒以至于不知不觉负债累累,不仅是因为在网上多次花了钱却买到次品,而是因为店铺,才是体会品牌与时尚的最佳地点。

店铺是现在,店铺是未来
我关心时尚,我跟踪它的步调,但也经常被它搞得晕头转向。当我站在香榭丽舍大道,看着LV旗舰店橱窗里精美的2010早春度假系列时,我有点晕了。咦?这个我好几个月以前就见过的啊?怎么才上?!哦对!因为这本来就应该是现在才上的系列。那为什么现在就开始关注2010年的秋冬了呢?春天还没来呢呀!看,晕了吧,彻底晕了。
在时尚圈里瞎扑腾的人,都活在未来。2月做5月的稿,看着模特寒风瑟瑟中穿着花里胡哨的小裙子哆哆嗦嗦。8月做11月的稿,顶着太阳浑身冒汗还得抱着沉甸甸的毛衣皮草。于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都是“过时的”。可如果我们想回归一下现实怎么办?气喘嘘嘘的时候,走进一家店铺,(最好是Zara这种抄大牌抄得又全又准的,省时省力)时下的流行一览无遗。等到换季上新的时候,再去一次,下一季要流行啥也清楚明了。你用不着三天两头就刷新一次网页,看看哪家店又上了什么衣服,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哪个in哪个out,模特穿着好看就买,买了不适合就扔。银子这东西,还是别那么轻易就给人家。

店铺是真实,店铺是专属
你说是网上交友靠谱?还是现实里的朋友靠谱?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只有在店铺里,才能触摸到衣服真实的材质,易皱或沾灰,任何一点瑕疵都显而易见。你可以试穿,在明亮私密的试衣间里随便摆pose,自拍都没人管!腰合适但腿太窄,衣服合适就是领子有点宽,或者哪哪都好就是料子太薄,不适合的衣服,直接扔回去就好了。直到最美得那一件让你眼前一亮。别怕耽误工夫,这本来是买衣服最原始最基本的服务,也是最享受的环节,但不知何时被网购搞得生活如此匆忙。
店铺里的服务员,也是你专属的servant(呃…除了ONLY那种动不动就“姐”啊“妹”啊的)。一家好的店铺,肯定拥有好的销售。不会上来就拉着你看新货,不会紧跟在你的后头,但是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肯定就在。给你赞美,帮你拿衣服,甚至给点折扣。我有个朋友去美国的时候,就在一家店里看上件外套,穿上以后,服务员很夸张地说:You look beautiful! It's just made for you!虽然半信半疑,但朋友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可是价格略贵,于是皱了下眉头。服务员倒也机灵:I'll give you a final price. ONLY for you! But I have a requirement that you show me a smile and give me a biiiiiiiiiiiiiiig hug!这样的要求,谁会不答应呢?于是朋友非常欢乐地买到了称心如意的衣服。虽然价格不太平易近人,但心里欢喜。在店铺里,买到的不只是衣服本身,还包含享受到的服务。每当穿上这件衣服,想到那次愉快的购买经历,自然心情愉快,怎么看怎么喜欢。如果服务不好,衣服买了也穿着不舒服。我还听说过一件事情。一个法国女孩在新加坡旅游,想要买双鞋子。进去试穿,结果号码略小。谁知服务员却说:It's not the shoe. Your feet, too big. 这法国女孩气冲冲地走出店铺,从此之后每次看到这个牌子都是一脑门子气,发誓再也不买它家的东西。都是一句话,一个留住了回头客,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另一个表面上丢了一个客户,实则一传十十传百,和艳照门一样让人永不得翻身。但这一切五味陈杂喜怒哀乐,也只有在店铺里才体会得到。面对网络上那个小小的头像,天知道她叫你“亲~”的时候是不是在抠脚丫。

店铺是招牌,店铺是原点
忘了从哪看到一句话:How can I wear something that I even don't know about?!穿衣服,当然要了解衣服。还记得3、40年代,人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极高,只穿一个牌子的衣服,因为敬仰设计师的风格理念。喜欢CHANEL的女人,永远不会穿上Christian Dior的裙子。而今天,我们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店铺,如果只是抓着什么穿什么,35岁前,借着那点混搭的小聪明,还能穿出点回头率。35岁以后,再这么乱穿,可就有麻烦了。Coco Chanel说,奢华的对立不是贫穷,而是粗俗。我说,这粗俗里,还有着平庸。你不必了解每一个品牌详细的发家史,但最好也要知道经典的款式都是谁的原创,知道品牌的codes。免得穿着个中国二线模仿大牌的衣服,还一脸无辜地被人暗地里讥讽。35岁以后,女人们穿衣的一大要务,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固定下来,不再随波逐流。不适合自己的,别人穿着再好看,也不再羡慕嫉妒恨。这和选老公选工作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这些又何店铺有什么关系呢?
在店铺里,你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品牌的独特之处。LV店里天花板上悬挂着的旅行箱,和墙壁上到处都是的Monogram图案,是尊贵奢华的象征;CHANEL的山茶花、双C、粗呢、链条、小黑裙、菱格纹,是Coco Chanel开天辟地的创作;Christian Dior店铺永远是高贵的白色,包包上双线菱格车线是品牌独一无二的技术;Bottega Veneta的店铺一向低调简约,虽没有庞大的LOGO撑场面,却靠编制皮革获得最高的辨识;而Prada的店铺里,永远有一小块地方,铺着与外面格格不入的黑白棋盘式地砖,这是Prada历史上第一家店铺的影子。每一家店铺,都有品牌历史的传承,它可以像LV那样直白,也可以如Prada那样含蓄。走进店铺,了解品牌。你穿的不仅是一件衣服,也是一种风格,一段历史,和一个人。呃……我说得是不是有点耸人听闻了……OK,take it easy。想想谈恋爱,一见钟情或者blind date大多不靠谱。要在一起,首先得了解对方。在一起以后,觉得又不合适,大不了分手了,潇洒走一回。直到有一天,发现有一个人让你愿意与其厮守一生。和他在一起,能让你感觉到最自在最美丽的自己。The real clothes make you feel YOU.

现在,关掉浏览器,断掉网络。去店铺里转转,心情会好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