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  开题报告

(2016-01-19 11:13:16)
标签:

解决问题

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

贾雪锋

分类: 教育杂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重难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课题的设立和实施

    一、 本课题研究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中“解决问题”环节有了很大变化,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但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与传统应用题学习相比,使用新教材后,总体上来说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的能力不升反降。教师在学习新课标后,认识到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加关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出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考虑,开始改革课堂教学,但结果却不理想。一方面,数学课堂教学活跃了起来,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变得更加不会解答问题了。特别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生对纯文字表述的问题解决要比用图文或对话式的问题解决弱很多;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信息整理方法,约50%的学生看到信息还不能马上与问题相联系,其中有10%左右的学生看到问题解决的题目竟然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约10%的学生思维混乱,没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少数学生甚至对解决问题存在恐惧心理。约20%的学生具备多样性的问题策略,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没形成反思意识,未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二、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从中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加关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我们之所以选择此项课题进行研究,其意义有三;

    1、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社会急需大量的具有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解决问题因其本身的特点,强调创造能力和应用意识,顺应了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数学教学转变与发展。

    数学教育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而要着眼于他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数学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作为日常生活人们之间交往的工具来看待。                

    3、学生学习过程本身的特点。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索和研究很有必要。 

    三、课题研究所达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一是通过对传统应用题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解决问题”教学的对比分析,找到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的突出变化,探索适合学生的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二是收集整理新课程下“解决问题”教学的问题与困惑,并通过对比分析、理性思考,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尝试形成一套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水平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成员的教研水平,立足实际,确定本课题着重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信息获取、整理的教学策略研究。

   (2)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训练,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策略研究。

   (3)“解决问题”中检验方法和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五、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方向:    

    1、引导学生进行条件筛选;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中,“解决问题”内容呈现的往往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面对众多的信息,学生自然产生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

    2、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是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把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变为外显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

    4,促使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检验,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困惑,提供教学策略,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前期将采用课堂调研、理论分析、学生调研等方法对课题研究的侧重方向进行分析调整,中期将采用统计法、对比法、案例分析、目标评价等方法对研究过程进行检测归纳,末期将采用课堂调研、学生调研、案例分析、观察法等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归纳

整理,进而得到科学的结论,在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出比较适合的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审题的习惯。

    在例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养成审题习惯,开阔审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对学生审题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四步:读、敲、述、拟。结合新课标对学生问题解决的目标要求,一学段学生达到:能采用操作或模拟及具体形象的图文结合,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二学段的学生达到:采用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列举法等方法进行梳理相关信息。

    2、培养运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于解决问题教学,最为重要的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的基本“骨架”或称数学模型,注重平时教学的提炼总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一学段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在二学段解决问题教学中,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加强问题的探索性和开放性,使不同的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活动时,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培养检验的能力,养成检验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检验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步骤,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七、课题的组织分工及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由组长贾雪锋负责召集和总体材料汇总,与组员集体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年级详细目标,同时负责课题申报、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文本上报。黄翠萍负责初期研究问题汇总、课题中期报告整理和课型展示。陈宝玲负责协助贾雪锋、黄翠萍搞好课题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的材料分析和整理,并在末期进行课型展示。王丽红负责协助黄翠萍搞好初期研究问题汇总,并在末期进行课型展示,同时负责研究过程中各成员交流材料的收集和保存。张凤涛负责协助贾雪锋搞好课题研究年级详细目标的制定、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材料分析与整理工作。课题组成员各自收集研究过程中的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定期交流。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2)调查摸底,确立课题,制订好方案,确定人员

分工,向上级科研部门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1月—2016年4月)本阶段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2015年1月—2015年3月)

1、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组织机构落实和指导等工作。做好实施的起步工作。 

    2、第二步(2015年4月—2015年8月)

结合研究目标,召开开题会议,切实把理论的模式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调研“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改进教学环节及策略。完善评价体系。

    3、第三步(2015年9月—2015年12月)

对课题研究阶段性所反馈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分析等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下一步具体解决方案,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第四步(2016年1月—2016年4月)

    加大对课题模式研究的力度,形成教学模式,推出教学课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5月) 通过搜集和核实有关资料,全面总结,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经费保障

课题组成员是所在学校的教学骨干,各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非常支持,能确保研究所需经费及时到位。经费的80%用于课题实践和调研,20%用于外出学习和专家指导。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本课题经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预期成果为能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构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