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实习结束的话
(2011-06-06 20:56: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猪学医ing... |
为期一个月的传统中医科实习结束了,我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因为这是我在实习之前最向往的一个科室,却也是让我最失望的一个科室,我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只是略有些悲观色彩地观望我以后的工作情况。
首先得说,因为这个医院是中医大的附属医院,所以是较少的一类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甲医院,我想在全国也很难找到既有中医的单独科室,又有一定规模的大医院了吧。
关于病人的来源基本都是门诊收上来的,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能主动想到去中医门诊的患者其实大多是抱着调理一下的态度,毛病也差不多是可以在门诊就看好或者观察的,但是中医科室的病房不能老是空着啊,所以很多时候有些病人是被骗进中医科住院的,我这么说我也知道很不厚道,但是凭良心讲,这些人真的没有必要住院,当我们这些小实习生拿着老师的医嘱,拿着各种化验单和检查单去说服病人需要做些什么什么检查来确诊什么什么毛病的时候,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至少我是很难受的,特别是病人有时候会提出疑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啊,我要很沉得住气地解释,这是住院的常规检查,不检查怎么知道有没有毛病呢,万一有毛病的话我们漏了检查,到时候打起官司来我们很难做的,当然,这说的也算是实情,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病人会是怎样一副嘴脸,解释久了我也难免焦躁,解释成功了我很难过,解释不成功,老师会觉得我很没用,恶性循环,这一个月来,这种负面情绪一直压着我透不过气。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不痛不痒地进来,因为病人并不是傻子,也不会说风就是雨地住院,科室的病房还是会入不敷出,所以老师会经常去急诊转悠,收一批另一个极端的重症病人上病房,一开始遇到这种情况,我由衷地钦佩老师的勇气,对于重症病人,要有多大的自信才能气定神闲地用中医来回阳救逆啊,然而我的钦佩之情还没有涨到高潮,就被冷水熄灭了,因为重症病人收上来后的治疗措施是纯西医的,也就是说中医病房只是个西医科室的加床,我想说如果没有自信没有本事治好这些病人,何必把他们收进来呢,让专门的西医治疗也许比这里这种不伦不类的中医西治效果更好吧。我也没有针对老师的意思,因为各位老师的水平怎么样我在病房里真的看不出来,也许在门诊才能让各位老师大显身手吧。
那病房里到底有没有中医的成分呢,有,当然有。中药是开的,舌苔脉象是看的,针灸推拿项目也有的,但是老师们对病人的解释是中药只能调理和改善症状,并不能根治,每每跟病人这么解释,我都很凌乱啊,不带着完全治愈的想法去医治病人,这是什么情况啊?是病人对我们没信心,还是我们一开始就给了病人,也给了自己这么消极的一个想法,治不治得好是技术问题,还没治就把想着逃跑这个就是士气的问题了,然而有一天,刚刚初下临床的小学弟小学妹们怀着无比的热情和崇拜走进传统中医科病房,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我自己,老师进来了,突然说“同学们,中医很好的,大家不要自卑,我们要自信!”我看着那帮小朋友们迷茫的眼神,我想这个时候的他们刚刚开始探索中医,应该是好奇多过自卑吧,甚至可以说他们这个时候在学校里是对中医最有信心的时候吧,我突然觉得好讽刺,就算是要自卑,也绝对是下了临床之后看见中医在医院里如此小心翼翼和苟延残喘之后才有的想法,我倒没有觉得什么自卑,但是那种可悲到绝望的心情倒是有那么一点的。
但是在中医科病房也不是什么都学不到,如果没有几位被誉为镇科之宝的老中医们,患者也不会这么心悦诚服地来看中医。这里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大主任的教学查房,我遇到的几位是姜兴俊老师、夏翔老师和蔡淦老师。姜兴俊老师用药临床效果很不错,是我在这个科室里见到的少有的很自信,完全用中医的思路收集四诊资料的老师。他的四诊资料收集得很全面很详细,这个跟他的临床思路有很大关系。我因为跟姜老师接触不多,但是就这两次教学查房来说,他的思路是辨证论治,中间对病机的纠结比较少,基本是直接从证到药,我很佩服的是他用药用的炉火纯青,每味药的常用用法和不常用用法都很熟悉很熟悉,每味药可以针对哪些证,都了然于胸,对着病人的四诊资料,一一对应,争取每味药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先列出来,再慢慢筛选,所以很难从他的方子里看出什么现成方,可能是我现在道行未够,没看出其中的配伍结构,但是据病人反映,姜老师的药效果还是不错的。他行医这么多年,早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了,不管怎么说,殊途同归,治好病人就行了。夏老师是中西医都很厉害的一位老师,在他的知识体系里,中医西医早已盘根错节分不开了,也许他这样才是另一种境界的通吧,因为只见过一次,最后他教学查房的方子也没有开给病人吃,所以具体怎么样我也不好妄自揣测了,没有验证的事情我不想说,蔡淦老师我也只见过一面,给我的感觉是他对中医经典相当熟悉,这一点让我既羡慕又惭愧,那个时候我还不在中医科实习,只是过来凑个热闹跑过来见识一下,我记得那是个水肿的病人,当时我们讨论了是阳水还是阴水,风水,皮水等,后来嘛等我再去跟进结果的时候中医科同学告诉我病人已经出院了,貌似结果不明显等等。来中医科的颈椎病人很多,老师开的医嘱也很常规,针推理疗本来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每天针刺,每天电针,每天穴位注射我个人感觉有点太过了,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说法好像封建了点,但是人追求的平衡,针灸火罐对于人正常的运行来说算是个很强的外来刺激了,天天弄会破气耗血的,病人在医院折断其间效果明显,但是真的就只是改善,颈椎病难治在于生活习惯,越是短时间效果奇好的东西反噬的力量就越大,穴位是有很神奇的功效,可以按摩,可以锻炼,天天针灸督灸太过了,这里我也纯属个人想法,至于是不是这样,我没有经历过。
以上很多话也许听起来我说的很不负责任,但是也不全是医生的错,我很认真地说,医生是牺牲品,中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牺牲品。
大医院的传统中医科,是每个学中医的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吧,是我太过理想化,一切本该如此,是我的错还是社会太现实,一切太扭曲,是环境的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套用屈原爷爷的这句话吧,顺便应下端午的节气。
首先得说,因为这个医院是中医大的附属医院,所以是较少的一类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甲医院,我想在全国也很难找到既有中医的单独科室,又有一定规模的大医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