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标签:
台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时地利人和废除中医校园 |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
中秋在即,一年又快结束了。
http://s1/middle/4b173076g90ab3fbfa680&690
仿佛无数映像重叠,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我都在做些什么呢?或者倒过来,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这个时候我又在做什么呢?也许每年这时的我,都会举头望明月,把酒问青天,或者在暗数离放假有多远,离考试有多远,对着明空“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今年,终于不用想考试和重点,但也没有轻松多少,反而更有一种“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伤感,终于长大了么?
今年的中秋之夜我在医院急诊值夜班,这是我在急诊的最后一个夜班。说不上舍得不舍得,一个月,还不至于让我对哪个科室产生多浓厚的眷恋,有时又会思考,一年后呢,我是不舍还是厌倦?
曾经我天真地想,好好学好中医,代代相传,建立一个中医世家,这是多么有趣而有挑战性的事。然而,我不得不承认,要在学医这条路上走到底真的有很多考验,而很多时候这些考验很无聊,跟知识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标准也不是所谓的“大医精诚”,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质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一度以为是最不负责的推托之词,现在想想,难怪那么多人都想成为武林至尊,只有站在最高点,才有质疑规则的权力和改变规则的实力。只是,很多人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到达目的地时却忘了曾经的初衷,因为要正人君子爬到至高点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所以正人君子大多选择的是避世而不是造世。买椟还珠,是我见过的最可笑但是也是最现实的故事。
如果以后我有小孩,除非是他对医学有浓厚兴趣,否则我宁愿遗弃我中医世家的念想也不会让他走进这个行业,不是学医有多艰辛,是因为当个自由的医生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身后没有自己的立场,我每次面对那些无理取闹的病患,我真的很想问一句,你们到底想要医生怎么样?进入医院,老师首先教我们的是如何保护自己。我们体谅患者,谁来体谅医生?那次我问老师,到底是谁说医生很有钱的,老师说是那些所谓的媒体。三人成虎,更何况是面对大众的媒体无孔不入的灌输。我们是实习生,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医生,要轮转两年,一个月1600,是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医院的黑户口,这时我们应该还不是名正言顺的医生,轮转完后,还要再来一次被招聘,这个时候,我们跟刚毕业找工作的那些大学生没什么区别,如果顺利,就是住院医师,住院医师一个月2000,又是2年,再评主治医师,先算到这里,我们的青春都在这里了。这是别人跟我讲过无数次的事实。在上海,这些工资有钱到哪里去,奖金什么的总不至于瞬间把医生拉到有钱行列吧。说实话,开了那么多张CT、胸片、以及各种化验单,我都不是很清楚每种检查具体多少钱,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医生是在靠这些检查在赚钱呢?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秋燥,病人都这么浮躁,动不动就说“你工号多少,我要投诉你”,只因为前面排队的人多,排队的人多最辛苦的还是医生吧,怎么算都算不到医生的不是啊,效率太慢?老师和我都无语了。老师当时就火了,说“你去投诉好了,这样我们也许还轻松点。”做医生,不光要面对大量的生老病死,还要习惯人间各种光怪陆离的嘴脸,最重要的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和尊重。我把这个看成是最大的考验。
我有自己的理想,学中医是我自己选择的。壮志未酬,我都还没入世就出世未免太讽刺。前面说了,当医生必经的这么多年,没有一天是安排给中医的,不,好像有一个月是安排在传统中医科的,在学校中医和西医的比例是四比六,国家还时不时涌现出一批废除中医论的愤青,不管怎么说,外环境的确是不利于中医的成长的。
某天值夜班时,我和跟我搭班的一个台湾GG争论了一晚上,四两拨千斤到底对不对,他举出很多例证告诉我这是不现实的,而我的确一时找不出什么例子,我就只是纯粹地相信,治病也好,处世也好,一定会出现天时地利人和的点,而我就是要找到这个点顺势而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治病不是用药去抗邪,而是调动人体的内环境,药的作用只是制造出这个天时地利的局面,再加上病人自己本身的心理,生活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处世也一样,外环境如何不利,定在危机中伏有生机,抓住这个点,总有翻身的机会。平时是“养兵千日”,用在何时这才是生活的乐趣和希望所在。那个台湾GG得出结论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并用貌似很科学很逻辑的推理得出我十年后定会生活在窘迫与绝望中,我当时跟他说“十年后你打电话我,看我过的好不好,再来下结论。”
前段时间,翻我以前的笔记本,尾页竟写着五年前的五年计划,我深感欣慰的是我竟在完全忘记这回事的基础上没有偏离轨道地缓缓实现着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写下的未来。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每年看着月亮时的心情应该都是不一样的吧,一年后,我会以怎样的心态看月亮,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此事古难全”;我也想知道十年后的中秋会是怎样的局面,我能过上我希望的生活么,会有“举杯邀明月”的心情么?至少我人生的前23年是“欲上青天览明月”的。
明月几时有,苏轼在写这个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如此大彻大悟。祝天下人“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