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叶公好龙的日子

标签:
叶公好龙萤火虫水塘浪漫主义想念上海文化 |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
也许是过早被书本对喧嚣复杂的世界的形容吓到,我心里一直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谧而悠闲的生活。其实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地在古镇里乐此不疲地游走,我想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吧,渴望一片纯天然的乐土。
最后一个暑假,我在苏州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呆了一周,工业区往往都在很偏僻很边远的郊区,不,我觉得完全可以称得上乡下,站在路上,人烟稀少,工厂也是稀稀拉拉的,很多别墅,但是都空着没有人住,都是上海人买来等着升值的。要找一个稍微热闹点的可以置点日常用品的街要走半小时,要找个饭馆(家里暂时没有开伙)也要走过二十来分钟,每天吃完饭走回来肚子又饿了。
http://s11/middle/4b173076g8bc9b801d85a&690
(图片来自网上)
不过这里的确很安静,很与世无争,爸爸说这里的人也都是安分守己,得过且过地过日子。前面村子里的人家私房房子都很空敞,却不大愿意租给外人赚租金,这让我更体会到上海那边寸金必捞的精打细算,一个平方恨不得掰成两平方来算租金。空气很好,路边种满了南瓜,宽而憨厚的叶子下有些乳臭未干的小南瓜,看起来很健康,让我想起了活蹦乱跳这个词,虽然它们不可能真的跳出来,但是那份自由还是在城里少见的。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前面村子拜访一位他们的同事,离开时天已经黑了,没有路灯,又下着雨,两边又有水塘,走起来小心翼翼,但是在这个简陋的小路边我第一次看到了萤火虫,因为下雨,不像想象中的群灯乱舞,但是我依然很激动,看不见萤火虫具体长什么样,但是它们标志性的那簇小光在水边那些杂草杂树里躲躲闪闪,仍旧点燃了我心里浪漫主义的小火苗,妈妈准备去抓被爸爸拦住了,旁边的水塘冷冷地看着我们这没见过世面的一家三口,也等着看我们怎样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中取舍,爸爸很现实,的确,去抓萤火虫太危险了,随时会不小心掉进水塘,夜实在很容易让人盲目,何况雨也是不怀好意地等着看笑话。于是我们终于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那些小小的萤火虫。
这里的生活只有这一段是让我陶醉的,我每天呆在家里(其实是公司的招待所),看电视,可惜只有8个地方频道,远离了网络,远离了世博,远离了上海的种种高楼和拥挤,我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很无聊,翻翻带去的书,依然很无聊,我曾经梦想的最惬意的日子就是什么都不做,光坐着发呆,我在这里每天都是这样的生活,但是却没有达到最惬意的效果。我终于明白悠闲是要有参照物的,一直的无所事事就是空虚,我想念寝室的电脑,想念寝室里扔的到处都是的杂志和零食,想念无数陌生人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感觉。我天天在反思,是我不够静么,这不就是我“梦里寻她千百度”的灯火阑珊处么,为什么我却没有丝毫享受的乐趣?
选择,无处不在,决定权在我。是继续风平浪静地与父母呆在一起,哪怕一天的日子大部分是钻心蚀骨的无聊,还是回学校在热闹点的喧嚣中一个人看别人的烟火,网上的也好,街上的也好。我选择了后者。
我暗自嘲笑自己,自己那么向往的与世无争是多么地叶公好龙,当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我的每个选择都是随心的,没什么勉强,即便是取舍,也是有所偏袒的。当我身在此山中时总觉得山外的风景会更好,自己尝试了比较了才会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还是不喜欢上海这么极端的热闹,但我也不会再一味向往那种所谓的世外桃源了,我始终是希望以后住的地方旁边有个大公园,一个大超市,没有太高的房子。
没有必要强求自己一定要淡泊明志,我也正是年少轻狂的时段,不轰轰烈烈地恋恋红尘怎对得起我来人世一遭,至于书中所写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也是需要惊涛骇浪后才能体会的海阔天空,若一世远离尘嚣总觉得是只长叶不开花结果的树,虽然心如止水,但总归撑不起饱满的结局。所以也没什么必要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阳春白雪,所谓高处不胜寒,还是下里巴人的尘世比较暖和。萤火虫再美也是在泥泞不堪的小路旁边,这不是我现在所愿意走的路。
也许,到我七老八十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到了该归于平静的年龄时段,再回归如此的与世无争体会到的就不是叶公好龙,而是细品余味,光是回首往事就能打发夕阳残照了,那时的事就到那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