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笔如有神

(2010-04-22 15:21:24)
标签:

书法

字帖

笔迹

笔画

小字本

杂谈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我从小就对中国的汉字很有感情,认字认得特别快而且牢,甚至有点类似强迫症一样对错别字格外敏感。

因为如此,我就在一边认字的过程中一边开始学着握笔写字。现在想想,这是个很神奇的过程,其难度并不亚于背英文单词,默写英文单词,现在我都觉得力不从心的事在我乳臭未干时进行得如此自然而然。

http://s2/middle/4b173076g84ce55c7b531&690

(拍得好暗好模糊啊,新笔拿来试试手的,嘿嘿~~)

我是很讨厌描红的,因为我觉得描红简直就是侮辱了汉字的“横平竖直”,怎么说呢,描红就像是画画一样,里面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绘的而不是写的,于是我写了一本描红后,就开始了我自己练字的生活。

临摹,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一样的格子,一样的笔,一样的笔画,写出来的字却往往差强人意,因为结构!汉字好不好看不光要看笔画到不到位,还要注意间架结构排的和不和谐。每个写字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笔迹,临摹一开始是模仿别人的笔迹,不过更多是学习别人对每个字的把握,然后自己理解,形成自己的别人模仿不出来而且看着很顺眼的笔迹。我是这么过来的,小学一直看着庞中华的字帖练字,每年放假都会买一打小字本,在家练字,而且每练一排都会停下来和字帖上的字对比,到底哪里写的不好或安排的不妥,或者哪里这样写会更好看,我当时对字的理解的确仅限于好不好看。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摸索字写得越来越好看。

然而到了高中之后,字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偶尔也会找本字帖在草稿纸上练练手,但是发现似乎江郎才尽了,没有了以前一个字比一个字好看的那种感觉了。有时候想试试写写行书,却发现中规中矩写了这么多年楷书,刻意地去学行书是一件多么别扭的事情,最后我还是放弃了,不是我觉得我写不来,而是未到火候。

 

写字,并不是单纯的体力活,而是和写作,读书一样,是一个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是你性格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厚积薄发。我记得小学和初中我囫囵吞枣地看了很多中外名著,以小说居多,大多看看情节,一笑而过。即便是这样,这些仍然是我的积累,我感觉我在圈地,仿佛我走过的地方就都是属于我的,所以读书自然是多多益善。可是到了高中,我读书的方式就在一个觉察不到的瞬间改变了,我自己都没发觉,我不再急于扩张自己的领土,而是开始坐下来慢慢挖掘我之前看过的或者没看过的,反复地看,每次总能发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我不再那么热衷小说,而是开始看《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特别喜欢看那种短小精悍却寓意深远的小品。有时候看完后会想很多事,发很久呆。我不满足于我走过的那片地的面积,我渴望得到与宽度对应的深度。从高中开始我就到了思考年代。大学后,口味又变了,喜欢看《散文》,越看越感叹自己的浅薄无知与黔驴技穷。

我一直信奉“量变引起质变”的这个哲理,我是不是真的突破不了自己,我也不确定,写字也好,写作也好,读书也好,但是这些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积累的过程始终存在,说不定哪天哪个时机一到,我顿悟了,也许我又进入另一个思想境界也说不定。

回到写字,因为喜欢写字,而且觉得写字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我对笔和本子之类都情有独钟,就像我妈妈一看到毛线就两眼放光一样,我最喜欢逛书店和文具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对钢笔很有感情。

马上就要过生日了,结果寝室室友深得我心,送了我一支我心仪已久的钢笔,我实在是感动啊,忍不住发篇文直抒胸臆一下,前面其实都是废话,想来秀一下我的笔才是真意,哈哈!

http://s2/middle/4b173076g84ce2abfc5e1&690

 http://s7/middle/4b173076g73ae37959496&690

http://s11/middle/4b173076g73ae39153c3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方的樱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