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的幸福
(2010-01-23 12:26:11)
标签:
文化 |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
(以前写的)
今天和妈妈出去逛街,还没到大中午,太阳很温暖,但是又没有到热的地步,阳光有一种缓缓倾泻而下的温柔,街上人不多,但是狭窄的街面和呼啸而过的摩托总是给人一种热闹的错觉。在一个十字路口,我和妈妈等在人行道边,今天心情特别愉悦,不知道是不是和天气有关,风总是在在我的耐心快到最低点时将我的心情轻轻吹起,绿灯终于在红灯的倒计时后闪亮登场。妈妈走在前面,这好像是一个无言的却必然的规则,从我记事起便是如此,我就是跟在妈妈后面的那条小尾巴。这时,妈妈的左手向后微微伸出,掌心张开,仿佛是一声呼唤,我立刻跟上去,将我的右手放在妈妈的手心里。这整个过程都是无意识的,这个手势是妈妈的习惯,而我的配合则是多年来的条件反射。
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到底多小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过马路时跟着妈妈是最安全的,不管有没有车,我都会紧紧地跟在妈妈的左边,妈妈的手还是这么张开着,一开始妈妈还会对我说:“牵着我。”我也会屁颠屁颠地跟紧她踮起脚将手塞到妈妈的手里在妈妈的手抓住我的手的那刹那,我抬起头,风是这么温柔地掠过,阳光也是那么温柔地倾泻在妈妈头上,让妈妈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中。我心头也有一种小小的秘密的快乐在这片光晕中散开。
那句“牵着我”也不知道在哪一天省略掉了,也不知道在哪一天,我不用踮起脚来拉住妈妈的手,而是自然而然地把手伸给妈妈,都不用确定妈妈是不是给了我那个无声的指令。我把手放在妈妈的手里,就像给了自己某种信念,这种信念让我相信所有的我害怕的危险都只是公交车窗两旁的电线杆,只是隔着玻璃与我擦肩而过,而总有一束金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我身上,暖暖的透着令人安心的温柔。
可是在某一天,在不知不觉中,我不再主动牵着妈妈的手,是因为什么缘故我也说不清。和妈妈走在一起,总有一种刻意保持的距离。那段青春,自尊心和身高一起窜高,牵着妈妈的手,仿佛是一种幼稚的表现,我急于摆脱妈妈的庇护却又舍不得妈妈手心的温度,这种矛盾就和我牵着妈妈的手时的姿势一样别扭,要将手向上弯一点才能抓住她的手,而这个动作让我觉得出奇的不舒服。再加上每天忙碌的学习生活将我和妈妈的交集挤得只剩下吃饭睡觉,不要说出门走走,就是在家,我和妈妈的生活也是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那堵墙的距离,很近但是很实。放手好像只是迟早的事,那段日子我贪婪而小心地避开妈妈享受自己所谓的独立与成熟,殊不知妈妈在我背后叹了口气,黯然地搓搓手,却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生活,只是不再主动牵起我的手。
考上大学后,我沉浸在大学的自由氛围中,忘乎所以。
大二时,我周末基本上不回家,出去做家教。那天,因为忘了时间,到了6点才结束课程。可能是快冬天的缘故,天黑得比较早,我站在车站,车一直没有来,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站牌,生怕我已经错过了最后一班车,时间在车站里总是带着嘲弄的意味,嘲弄等车人的焦燥,嘲弄前一班车和后一班车中间那段空白的无聊。我从车站这边走到那边,那边走到这边,风也变得越来越冷,吹得我眼睛生疼。我掏出手机,打通了妈妈的电话。妈妈在电话那头的那声“喂”,瞬间化作一股暖流从我眼中涌出来,我害怕一个人在孤独的车站,脑子里一直浮现出那时和妈妈手牵手招摇过市的片断。妈妈说:“你回来吧,我在这边车站接你。”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好久以前,妈妈回头说“牵着我”时的我心头荡漾的那种幸福的感觉。
后面等车的时间就像被施了魔法,不再漫长而清冷。我只记得还没下车就看到昏黄的路灯下,妈妈憔悴的身影,我几乎是还没等车停稳就冲下车。那一刻妈妈也迎过来,首先握住了我的手,再心疼地帮我接过书包,牵着我回家。那时站在妈妈的左边,被妈妈牵着,我看着她,竟有一种阳光倾泻在她头上那般温柔的错觉,然而,我依然真切地看到那片金色的光晕还在那里,似曾相识的那种归属感像无数的光影重叠,而那个画面从没变过。
一辆摩托在我身后呼啸而过,妈妈猛把我往前面一拉,说:“走路看路,发什么楞啊。”我急急地跑了两步跟上妈妈,说:“这不是发愣去想你了嘛。”我紧了紧妈妈的手,抬起头,迎着那束阳光,心中荡漾起小小的秘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