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除夕的记忆

(2011-02-01 20:01:43)
分类: 随笔

除夕的记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七绝,他描画了当时千家万户在大年三十晚上这一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贴春联忙于过春节景象。在中国,古往今来,人们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到了过春节的时候了,都要给门户换一个新气象——在门上贴上一副春联,表示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过春节要贴对联,古往今来、全国各地的说法种种不一,在这里就不再赘叙了。现在人们过春节贴对联,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现成的对联,到年三十贴上就得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极少能看到用毛笔手写的对联了,也许是现代的教育不讲究写毛笔字,于是写毛笔字的人很少了,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的人就更成为凤毛麟角了,加上近些年以来,电脑的普及,别说写毛笔字,就是写一般的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以及粉笔)字的人,能够写得很漂亮的人已经微乎其微了。每逢大年三十要贴对联的时候,总会勾起我遥远的朦胧而清晰的记忆。

    我生于苏北的一个文化之家。我的父亲我的伯父都是写得一首很漂亮的毛笔字的,虽说不能算是个书法家,可是在我的故乡的十里八乡还是很有名气的。我记得小时候,大概我也就八九岁的光景吧,每逢春节,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我的伯父就要在自己家的堂屋里摆开一张桌子,放好砚台和墨块开始研墨,于是周围三五里的乡亲们都接二连三地拿着红纸陆续地走进我伯父家的院子里,请我的伯父写对联。那案子上的红纸摞起来有半尺高。书案的周围要坐着许多老乡在那里等待着,有的帮助研墨,有的帮助接纸。我的伯父一幅接一幅的不停地写着,他一边写,还有的人一边帮助他拿过来送到院子里的阳光下面晒干;有的帮助把晒干的对联一幅一幅的收叠起来,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三十,我伯父家的屋里屋外,前来写对联的人出出进进,络绎不绝,好不热闹.此时的伯父已经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手里握着毛笔,神情悠然自得地书写,一写起来就好几天,一直到大年三十的中午,他也不觉得累。

    那时候还在儿童时期,每逢这个时候,为了要看伯父写对联,我每天天一亮就要紧起来,连饭也顾不上吃,就要跑到伯父家里去,坐在伯父的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伯父写对联。伯父写字时候的神态,握笔的姿势,每一笔每一划的运笔过程,以及伯父写出来的那些刚劲有力的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印象。

    我的父亲也些得一手很漂亮的毛笔字,大概是没有我伯父有名气吧,也许是我父亲忙没有时间?总之,在我的记忆里,没见过有人找我父亲写对联。可是每年的过年,我们自己家的对联都是父亲自己写的,而且我当时觉得也是很漂亮的。至今我还纳闷,为什么家乡的乡亲们都找我的伯父写对联而不找我的父亲写对联呢?

    我从就受到家族的熏陶,学习刻苦,成绩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我在苏北读书,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写毛笔字,除了写大字(学校里开的写毛笔字的课)以外,每个星期都要写一两篇作文,那时候,写作文,不允许用铅笔和钢笔,一律要求用毛笔,作文本的格子也和现在的学生用的作文本的格子一样大小,要用最小号的毛笔在作文本上把作文清晰地抄写好。那时候我读书,我的书包里总要装一块砚台和一块“金不换”牌子的墨块。上写大字课和作文课的时候,我们都要在上课前先在砚台里研好墨汁,泡好毛笔,等待上课。我现在之所以能够写出还说得过去的毛笔字,于我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时使用毛笔写作文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的伯父和父亲的熏陶有很大的关系。我的伯父九十高龄的时候驾鹤西去了,遗憾的是,他老人家走的时候,我在黑龙江没能回去见他一面,为他老人家送行,我的父亲也已经长眠在黑龙江的黑土地里了,他们已经成了我的永久的思念,但是他们对我的文化熏陶也将在我的有生之年,在我的身上焕发着活力。

    到黑龙江来的几十年,我每年都要亲自写对联。直到现在,大街上买对联的已经泛滥了,我家的对联也还是自己亲自写的。过去在农村居住的时候,很多当地农民家的对联都是我写的。包括我上大学期间,春节放假回来,很多当地的老乡也要请我给他们写对联。有一位和我相处得特别好的农民朋友,在我离开农村以后,还念念不忘我写的对联,那些年,他总要在春节前跑到城里来请我给他写对联。我说,现在已经有卖现成的对联了,不要再为写对联跑这么远的路了,天寒地冻的,花路费不说,还要挨冷受冻啊。他却说,商店里卖的对联没有你写的好,而且那些内容也不如你写的好。由于是朋友,后来连续几年,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就提前把对联写好,委托农村来的朋友或者到农村去的人给他捎过去。他大概有些不过意了吧,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要我写对联了。我有时候实在是忙了,顾及不上,甚至有时候到了年三十才想起来,已经不赶趟了,而他也没有主动来找我写过对联,也许是还在等着我把对联捎过去吧,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给他捎对联过去了,内心很愧疚。

    在城里居住的这些年,我所居住的楼房的单元,大门上每年都要贴上一副有我亲手书写的很醒目的对联,整个单元的邻居们都很感动和自豪(因为别的单元的单元门根本不贴对联),他们感到我们的单元门上有一副好漂亮的对联,不仅尽显得春节的喜气盈门,还象征着我居住的这个单元的所有人家相互间的团结,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单元里的这些邻居们知道每年的这幅对联是我写的,感到自己所居住的单元里有这么一位文化人很自豪。有时候上下楼见到我都要很客气地跟我打招呼。

    今年腊月二十九,我又给单元里的大门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九域风和,沃土碧水孕万物。

    下联是:三春雨润,新天丽日绽百花。

    横 批是:万象更新。

   

    这副对联,明天将要贴到单元的大门上,等贴好了以后,我再给朋友们补上一张照片吧。

 

http://s10/middle/4b172c31h9b42783672d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