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才干:答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梁练达博士问

(2023-07-20 22:04:41)
标签:

心境

诗歌

图像诗

梁练达

尹才干

分类: 高校教学

答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梁练达博士问

尹才干

       伦敦时间7月18日19点52分,北京时间7月19日2点52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梁练达(中文名)博士问:

       尹老师,打扰您一下。请问您在创作《走不出逝去的心境》这首诗时,有没有什么设计理念?诗行和诗型之间的关系?比如11行和13行都以“里”字结尾,同样,10行14行都以“小径”结尾,可否知晓您的意图?图像诗的创作方法怎样?《走不出逝去的心境》的整体评介及应用情况如何?

       尹才干答:梁博士好,您在学术论文中译介了拙作《走不出逝去的心境》,感谢您对中华文化的推崇。您的研究有深度,您提出的关于创作《走不出逝去的心境》的系列问题,具有普遍性,涉及到汉语图像诗创作的核心问题——创作过程中的“取意(诗意)与取像(图像)”问题,我很乐意回答。

       《走不出逝去的心境》是“截取寺庙中‎尼姑的日常‎生活为创作‎背景”(龚奎林语)而创作的图像诗歌。

       1.创作《走不出逝去的心境》这首诗时,有没有什么设计理念?有设计理念,那就是诗歌形式的排列模拟“香炉加香烟缭绕”,做到“形(图形)意(意义)的统一”。

       2.诗行和诗型之间的关系?诗行和诗型之间的关系——对应关系。诗行的多少与长短,受香炉及缭绕香烟形状的限制。诗行的长短必须与对应的诗歌“物象(意象)”相统一。

       3.比如11行和13行都以“里”字结尾,同样,10行14行都以“小径”结尾,可否知晓您的意图?11行和13行都以‘里’字结尾,意图有三,一是音韵和谐,两个“里”字韵母一样,押韵;二是选用“里”字,是“里面”的意思,不仅含有“禅意之里”的意思,还对题目——“走不出逝去的心境”的“走不出”一语进行照应,三是“里”字的重复运用,具有强调、升华作用。10行14行都以“小径”结尾,其寓意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始终是一条人生“小径”。“小径”一词的重复使用,对意义具有强调、示警作用。在这“冥想中的那条小径”,“足够尼姑们走完一生”,其语“意境优美,禅趣十足,富有哲理。声光色影味烟相互交错,读来很有味道,令人想象无穷,同时又带有感伤色彩,同情之情油然而生。”(龚奎林语)

       另外,当时还在探索汉语十六行新体诗,这首诗歌共十六行,又可谓之“十六行图像诗”。

       4.汉语图像诗的创作过程及方法怎样?首先,明白图像诗的特点:既是诗歌,又是图像。尹才干图像诗的特点是——诗歌内容与图像呈现的内容、意境,大致统一。其次,明白图像诗的创作过程,一是先创作诗歌,再排列你诗歌所要呈现的图像,如《月亮湾弯月竹排图像诗》。二是先构思图像,再创作你诗歌所要呈现的内容,如《太极湖写意》(阴阳双鱼图像诗)。三是一边构思诗歌内容,一边构思图像形式,做到诗画合一。再次,明白图像诗歌创作技巧。诗歌内容的创作,与普通诗歌创作方法无异。储备一定的图像,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图像的选择需要与内容的表达尽量吻合。第四,文字排列,多采取居中排列法。(参看《尹才干在西华师范大学讲图像诗创作》《走进尹才干图像诗》《小学课堂上的尹才干图像诗》《尹才干图像诗概论教案》《读者评议中国节日谣(图像诗七首)》)

       最后,简介一下图像诗歌《走不出逝去的心境》的评介及应用情况。

       关于图像诗歌《走不出逝去的心境》问世以来,先后受到了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龚奎林;济南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写作学教程》主编段轩如;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荣誉教授徐畔;作家、诗人、评论家惠远飞;著名国画家唐天谷先生等的分析评介。

龚奎林教授认为,《走不出逝去的心境》,此诗写得意境优美,禅趣十足,富有哲理。声光色影味烟相互交错,读来很有味道,令人想象无穷,同时又带有感伤色彩,同情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尹才干截取寺庙中尼姑的日常生活为创作背景,从中获取进入心灵奥秘的隐秘话语,尼姑在古刹中每天从早到晚敲罄打钟、参禅打座、念佛诵经,陪伴香烟缭绕到老,而寺庙中的那条小径“依旧蜿蜒在清寂的禅意里”,“钟声落响在光秃秃的石板上”,显得那么空旷、孤独,尼姑们却以一生的时间在小径上消耗生命和岁月,当时间刻度慢慢流逝,当人的容貌逐渐衰老,当参禅顿悟的思考逐渐深入而丰富,心灵空间却逐渐复杂而丰富,因为她们“永远也走不出她们逝去的心境”,是的,即使真的四大皆空,尼姑们也难逃寂寞的孤独,她们也无法忘却做尼姑之前的日常生活女性的情感心态,她们只能在感叹中蹉跎岁月。赫里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事件的消逝正是感伤的开始。当诗人感叹尼姑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无法走出“逝去的心境”。而且在图形上这首诗写得很有意思,通过视觉来看,这首诗的外形显然就是寺庙中烧香的香灰炉,而最上面的弯弯曲曲的“香烟缭绕”八个字就是寺庙中烧香炉跑出的烟,如此文本与情境、意境得到和谐交融,形象生动,正是在这种烟雾沉沉中,往事才重上心头,人的心境也就异常孤独而又敏感。(龚奎林《序尹才干图像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10月第1版,20115月第2次印刷)

  段轩如教授认为,图像语言的独特修辞就是创意,创意是图形表现的灵魂。创意使图形的视觉效果更富冲击力和感染力。引起视觉的感染力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的确实如好看突兀一类,更多的是富于创意的图形所表达出来的内在意蕴。最终打动人的是新奇图形背后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以及社会历史之下的各种命运冲突。段轩如编著艺术的表达与表现》,高校通识课教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四川诗人尹才干的《走不出逝去的心境》“仅就形式表现而言,纯文字的诗行经过如此打造呈现出了形式建筑的视觉美、创意设计的形式美和情景交融的诗意美。图像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适合主要以文字为设计元素广告的创意表达。”(段轩如主编《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月版)

 

       湖北作家、评论家惠远飞认为,《走不出逝去的心境》一诗,诗人仅仅随意选取了香烟燎绕、罄声、钟声、小径等最普通常见的意象,但诗人着意打制出一副“香烟燎绕的香炉”,精美绝伦的图案诗歌文本形态,有益于我们了解诗歌的内涵。深山藏古刹,古佛青灯,木鱼罄声,了却残生,这是人生的大悲剧,表面上人人似乎都决心斩断三千烦恼丝,其实,谁也割断不了与滚滚红尘的藕断丝连、生死缠绵。香烟燎绕那弯曲的形状、那扭曲变形、虚无缥缈的影像,不正是这些深藏深山、悲苦度日的人们的生活写照吗?透过这只点燃的香炉和那升腾的香烟,我们还能想到很多很多……读诗歌文本,我们就能感受到诗人创作诗歌的心境,一只孤独的大香炉,袅娜升起的香烟,曲折委婉的诉说、如泣如诉的罄声……这个画面意境完美地呈现地读者面前,所有需要想像的和需要发挥的空间,只需要我们默默面对诗歌文本三秒钟,我们似乎能够顿悟出些什么?(惠远飞《诗情画意图像诗——读尹才干的图案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荣誉教授徐畔认为,尹才干毫不掩饰地追求着诗的形式美、奇异美,这看似用形式的脚镣束缚了自由、飘逸、奔放的舞蹈,但可贵的是,尹才干并没有因为对外在形式的追求而限制了诗意的呈现。其图像诗,诗图并茂,既有画面美,亦充满浓浓诗趣,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跃然纸上。(《中西形体诗的多模态话语解读》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画家唐天谷先生认为,我觉得这首诗在对优美宁静和寂寂禅心不动尘的意境的赞美吟唱中,有一层淡淡的悲伤情调,一句“永远走不出她们逝去的心境”道出了作者深切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了尼姑们逝去的但又忘不掉的心境,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如花的年华,幸福的梦想,还有那比黄金更宝贵的光阴,她们守着香炉在香烟缭绕中修身养性……这缭绕的香烟里有禅理、有诗情、有出家人的清修、圣洁的心灵,也有隔不断五彩缤纷的红尘,解不透的人生。(唐天谷《读尹才干图像诗<走不出逝去的心境>有感》)

       图像诗《走不出逝去的心境》,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陆陆续续被选作《艺术的表达与表现》《广告创意与表现》《对外汉语教程》《诗歌与人生》《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创意写作教程》等普通高等学校多种课程的教材。

       以上回答,不知对您的研究有用否。祝研究成果丰硕!

               2023年7月19日于嘉陵江文学艺术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