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尹才干
尹才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424
  • 关注人气:4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晓明:浅析尹才干诗歌《四月的琴弦》(高中语文阅读教材)

(2023-02-23 15:59:28)
标签:

四月琴弦

高中

语文

晓明

四川尹才干

分类: 高校教学

用优美琴弦弹奏的四月之歌

——浅析尹才干诗歌《四月的琴弦》(高中语文阅读教材)

刘晓明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中语文高级教师

 

平心而论,把尹才干皇冠式的一切头衔抹去,还原为一个普通作者,细细品读,这首《四月的琴弦》也堪称上乘之作。

有人因作品而得名,而后又因作品而毁名;有人因作品而得名,而后继续扑下身子,放低身段,紧接地气,闷声闷气,如不竭的泉水,涓涓而流,创作出一篇篇让人称道的佳作。尹才干属于后者。

我一眼看到尹才干的现代诗《四月的琴弦》见尹才干图像诗、新诗、诗论集垂钓又一个春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10月第1版第60——61,便爱不释手,变换方式地朗诵或普通话,或四川话;或快速朗读,或抑扬顿挫。再让妻子朗诵,我聆听;再让学生朗诵,我和其他同学聆听。渐渐地有所感悟,体会到他立意构思、遣词用句、情感抒发的妙处。觉得品味这首诗,如同咀嚼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以致于回味悠长,历久不散,沁人心脾。

独特构思,立意隽永

作者把想要歌颂的四月,用一张立于天地的宽大无比的琴包裹,借智慧大师的手指,以弹奏的方式,娓娓道来,演绎了一小节一小节小桥流水式的优美弦音,构成可触可览的细微画面,然后精心组合成环环紧扣、丝丝入扣、严密无缝的讴歌春天四月的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合奏曲。

遣词用句动词精准运用

作者在诗歌中巧用“滑动、飘落、跳拨、游走、点去、敲击”这些动感极强的词语,把音乐大师弹奏琴弦的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刻画得入木三分。音乐大师也是绘画大师,那极具动感的画面直击眼球,让人应接不暇。选用这些动词,恰当地运用在弹奏上,是和作者有较高的音乐才华分不开的。作者写的《美丽武胜》和《我在武胜醉了》等歌词的优美句子就是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一个明证。

“插着天上的云彩”的“插”,“钓出枝头上浑圆的梦幻”的“钓”,“街头巷尾的文字你追我赶”的“追、赶”,“冬天烤过的诗句”的“烤”……这些经过推敲的、很熨贴的动词,翻新使用,韵味十足,则是全诗的“诗眼”,全诗最闪光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为炼字的范例。就作者而言,琢磨选用倘若没有用到十成功力,非八成不能至此。古诗词中有“诗眼”的著名诗篇不少,在现代诗中恰如其分地选用能起到画龙点晴作用的词语的诗人则并不多见,即使著名诗人。可以说,尹才干吸取了古典诗歌的精华而灵活运用到现代诗里是成功的,值得借鉴的。

恰当运用修辞以抒发情感

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作者深谙运用修辞能使诗歌语言美丽而灵动的道理。

首先是拟人手法的普遍运用。如“春风的手指忙不过来”“插秧人插云彩”“钓出枝头上的浑圆的梦幻”“文字你追我赶”“烤诗句”……这些恰当运用拟人修辞的优美句子,鲜活的描写,使形象可触可感,即使只读一遍,也给人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其次是通感的运用。通感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比喻,它更能博取读者的眼球,调动读者的兴趣。如文中“感情变得暖”“思绪染得蓝”“翻书声很甜”,诗句不仅押韵好,而且新颖别致,让人过目不忘,牢记心间。这不能不让我想起武胜县南溪口响白沙地里的甘蔗,野水少,糖份足,万不可咬上几口就扔掉,而应反复咀嚼,满口留香,回味悠长。

再次,反复咏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诗歌首尾两节,作者有意不变更一个字,看似重复多余。其实这一“不变”,恰是为了达到情感的反复的升华,使之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境界的“万变”。让人隐约感到,作者正是受到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熏陶而巧妙地将它活用于此的。不可否认,本诗美词的选用,是和徐志摩诗歌中语言反复推敲,形象感极强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一诗而“窥”“全豹”。才干的诗,可读,该读,耐读,读后定会受益匪浅。

/

附:

四月的琴弦

尹才干

四月的琴弦

太长太宽

春风的手指

怎么也忙不过来

一指滑动

感情已经变得很暖

让灌木丛安置小鸟和婴孩

/

一指飘落

思绪已经染得很蓝

插秧人插着天上的云彩

/

一指跳拨

眼睛已经长得很高

钓出枝头上浑圆的梦幻

 

一指游走

翻书声已经很甜

街头巷尾的文字你追我赶

一指下来

四月的音符已经很黄

和遍野的油菜花一起盛开

/

一指点去

我那冬天烤过的诗句

在春的原野里蓬勃灿烂

/

一指敲击

落花还压着小苗

枯枝还未彻底腐烂

 

四月的琴弦

太长太宽

春风的手指

怎么也忙不过来

/

20010408晨酒醒后速作  

 /

转自20191127日《巴蜀星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